5月12日上午,2021级软件工程5、6班的同学早早走进教室,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授课老师杨剑秋,还有来自信息安全学院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的老师徐国栋,两位老师共同开展本次《从小说到电影》双师课堂。
本次课程讨论的作品为华裔作家特德·姜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及其改编而成的电影《降临》。首先,杨剑秋老师结合电影的主题,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如何感知流逝的时间?”,二是“你相信时间旅行吗?”。唐源同学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作为一个人类,要去感知时间的话,是需要一个感知物的。我在科学报里看到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人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他会默默失去感知。因此,时间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比如说天空颜色的变化,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生长着的东西,依据这些我们才能去感知时间。”
随后,徐国栋老师评价到:“我们看时钟,看手表,其实也算一个参照物。时钟本来就是一个时间的具体显示,还有一个是我们的休息时间,这都侧面印证了时间的流逝。”
关于第二个问题,不少同学都表示相信时间旅行。徐老师结合霍金时间邀请函的小故事,提出如果这个宴会有人来参加,那么是不是可以从侧面印证他是从未来回到过去的一个时间旅行者?
“很遗憾是没有的,所以也印证了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好像没有办法通过时间旅行穿越回过去。当然这个时间悖论听起来否定了我们能够穿越回过去的可能性,但是还有另外一边,那一边通往未来的路。”
徐老师通过播放科学纪录片《走进霍金的宇宙世界》,带领同学一起了解了去往未来的时间之旅。视频播放结束后,徐老师总结到时间旅行的两种方式,通往过去和未来。
接着,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能够回到过去或者去往未来,你最想做的是哪一件事情?”“回到小时候,因为回到过去能挽救不好的事情。”“回到过去,我希望回到高三填志愿的时候,我会重新拥有选择的机会。”许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结合《降临》这部影片的文本,杨老师提出了另外一种时间旅行的方式——思维。电影中女主是因为学会了外星人的语言才能预知未来,这是由思维方式上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对时间的感知,才能看到未来的事物。人类现目前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而《降临》中外星生物的思维方式则是非线性的。对于时间感知的问题,杨老师通过《降临》中的故事情节分析带领同学们打开了认知的新世界。
本次双师课堂由两位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通过精彩有趣的讲解为同学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从小说到电影》学习方式。期待下一次的双师课堂为同学们带来更丰富,更多元化的课堂体验!
学生评价:
通过本次的双师课堂,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还学习到了很多电影知识,意义深刻,同时希望这样的上课方式能够多次举行,提升学生的上课兴趣。
2021级软件工程5班吴启涛
通过这次双师课堂我收获了很多,包括对时间有了更加科学的认知,以及对回到过去、去往未来有了更加美好的憧憬。
2021级软件工程5班左帅坤
这次的双师课堂让我对时间旅行有了更大的向往。老师对于时间旅行的讲解也让我对于时间旅行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时间旅行并非不可能,只是难度大到几乎不可能,但这也并不能影响我们对于时间旅行的向往。
2021级软件工程6班姜晨曦
我认为这节双师课堂非常完美,并且开放性的问题比较多,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让课堂更加有趣,中间穿插视频播放,讲述了穿越时间的科学的可能性。并且后面还讲到一场电影《降临》,是思维的穿越,女主人公学习外星人语言后产生的思维变化,让她看见了她的未来,但她知道未来的不幸也没有去逃避,而是努力去创造,去体验现在还是幸福时的快乐。
2021级软件工程5班张妍
老师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双师课堂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PPT播放、视频课等,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彩,形成多维度的视听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双师课堂的老师都具有高水平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他们善于深入浅出地讲解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同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
2021级软件工程5班张鹏超
图:万兴艳
文:朱中容
电影评论中心供稿
上一条:【通识教育】触摸历史印记 感悟文明变迁——记《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课程实践活动
下一条:【创意写作】故事创作中作者与读者的暧昧关系——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小说工坊《故事写作》课程体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