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暑假,有幸参加学校第一批波恩财团储蓄银行游学项目,怀着激动的心情,与我校选拔出来的四位同学和带队老师踏上了德国之旅。经过长途飞行,最终达到这次的飞行终点站----波恩。此次出行可谓是受益匪浅。从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是大班教学,由于学生之多,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尽管人才辈出,但难免有些人未能尽其材。也许这也是人才流失的一大问题。在大学毕业之际,还能去国外领略异国风情与教育上不同的教学模式,实在是人生中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在法兰克福下的飞机,一下飞机便有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我原以为是工作人员在机场喷洒了香水之类的液体,之后才得知这是它独有的味道!并非人为!这不禁为德国披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教育篇
现在我粗略的介绍一下与我校合作的大学-----波恩储蓄银行财团学院。波恩储蓄银行财团学院是德国一所私立学院,成立于二零零三年。波恩储蓄银行财团学院已得到德国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和FIBAA(国际工商管理基金会)认证,并由于该校成绩突出,已得到国际工商管理基金会在二零一二年的认证续期。波恩储蓄银行财团学院开设本科专业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波恩储蓄银行财团学院的本科专业设置包括:金融学、金融信息系统以及银行学。提到波恩,不得不详谈一下它的历史,波恩(德语:Bonn)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南部莱茵河畔的一个城市,前西德首都,位于科隆以南约30公里,科布伦茨以北约60公里,人口约30万,为北威州十大城市之一,至今仍是德国重要的政治中心。拥有2000年历史的波恩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曾是科隆公国的首都,直至18世纪末。1770年12月16日作曲家贝多芬出生在这座城市。1949年到1990年波恩是联邦德国(西德)首都,直到1999年仍是政府所在地。当前波恩还驻有6个联邦部门(包括德国国防部),其他政府部门在此也仍有办事机构,这使得波恩成为德国第二大政治中心。1996年开始联合国的环境和发展事务组织也驻在这里,2006年11月"UN-Campus"在前政府区正式落成,成为13个联合国驻波恩机构的办公地。在游学中去过杜塞尔多夫、科隆、比利时,随处可见的旅游团,虽不及中国旅游圣地人群的摩肩接踵,但无不弥漫着参观者经久不散的喧嚣。唯有波恩,这座莱茵河畔围绕着的小镇,繁华却不失庄严的小镇,无不弥漫着令人向往的静谧。也许是因为这片徜徉的莱茵河,抑或是路人一个温暖的微笑,我们很快便融入了这个小镇,熟悉每一个街道、踏遍每一个广场。
到波恩的第二天,收拾好还未倒过来的时差,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第一节课。我们的第一节课,是一位较为年长的教授授课。虽然在大二时有上过外教的课,但面对眼前的教授还是略有几分紧张。教授看起来很严厉,实则不然,他以自己的方式向我们介绍欧盟。教学方法除了小班教学外与中国如出一辙,先给我们发放资料,然后以PPT的形式给我们讲解。太久没有英语语境,一开始听课有些许吃力,但很快调整状态后能跟着教授的节奏。教授介绍了欧盟的诞生、成员国及欧盟的行政机构和职能,虽说是常识,但也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因为全程英语授课,需要语言与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运用,相比于国内听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结束了第一天的课程,收获最大的是自己的英语听力大大提高,因为在听课的同时,要认真地去听懂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这就有区别于我们用听力软件听听力,在现场你需要及时作出反应,所以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
(欧盟总部)
我们换了另外一个教授授课。教授是个英国人,在德国居住工作。他的第一节课,就让我们眼前一亮。他先是写出一些单词让我们去提问,每个单词都有一个关于他生活的秘密。这种方式让我们很快就融入到课堂里面去,并且在一开始用很简单的英语和我们交流,点燃了每个同学听课的热情。在座的同学渐入佳境,积极与老师互动。他的上课模式让我们褪去了之前第一节课的拘谨,在不知不觉中开口回答问题。上完第一天的课,大家都是很轻松的状态。第二天,老师将准备好的PPT资料发放给我们,一开始按着他的备课走,由于我们有好几个同学都是非金融专业,所以听起来有点吃力,不能马上消化,教授便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对备课进行调整,还给我们补了很多语法知识。十分人性化的上课模式又使我们对课堂充满信心。第二天上课,教授叫我们以分组的模式上课,每组给15分种做报告,与大学不同的是,分组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分工合作,做好报告还需要每个人用英语表达,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对金融知识的了解,无形中也提高了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虽然一节课长达两个半小时,但总能在欢乐声中度过。也许小班教学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顾及到每一个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每个知识点都是用很通俗易懂的句子解释,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很快就适应了他的课,听力和口语也有了很多程度地提高。我觉得收获最大的,不仅仅是上课学到的知识与英语水平的逐渐提高,还收获了如何与团队合作,并且在遇到困难的第一时间如何去解决,让我更能独立思考。
(结束两个星期的课程与储蓄银行财团学院教授合影)
文化篇
到达波恩的第二天,我们与德方工作人员参观了龙堡宫。龙堡宫竖立在科尼斯温特市的半山腰上,位于“七间峰山”自然公园内,漫步在具有历史价值的景观庭园并且享受着令人窒息的莱茵河以及七尖峰群山的全景,在龙堡宫具有历史性的展厅,加上解说员对城堡的详细介绍,以及现场感受19世纪保末存下来贵族堡主住宅,更能深切地让初到波恩的师生对当地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丰富了课外知识。
(莱茵河)
迄到达德国,已经有一个多星期,在行程满满的这些天,上课、参观科隆大教堂、参观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等让每个人都在充实中度过。8月4日、8月5日,迎来没有行程的周末,大家终于可以慢下脚步,在最后的一个周末去享受德国波恩慢节奏的生活。
也许你知道德国人喜欢喝啤酒,但是没有亲自到德国来体验,你是无法领略到他们对啤酒的热衷。你可以随处在德国的街头看到各式各样的餐厅,坐着不同职业的人,喝着不同味道的啤酒。正好趁着没有行程的周末坐在莱茵河旁的小酌一杯,大家一同享受大自然的静谧。
德国人生活节奏很慢,尤其是在波恩这样的小镇,每天很早下班,周日所有商店都关门休息,但向我们开放的,是大自然赋予的莱茵河,与河岸旁的德国之角。德意志之角,又称德意志角或德国之角(德语:Deutsches Eck),是位于德国科布伦茨市摩泽尔河和莱茵河交汇处的一块陆地,建有一座宏伟的德意志帝国首任皇帝威廉一世铜制骑马雕塑。雕塑总高37米,其中骑士像高14米。雕塑中的威廉一世皇帝身着将军制服和迎风飘扬的大衣,身旁的天才一只手牵着骏马,另一只手拿着垫褥和皇帝的皇冠。雕塑前方雕刻有德意志帝国鹰鹫,它抓着蛇并喝叱着敌人,以此表现威廉一世的威严。这座雕塑与同时代建造的其他威廉皇帝雕塑,构成了“威廉时代精神”,受到极大的好评。但是德意志帝国灭亡以后,批评之声接踵而至,民主主义者认为它是对昏庸君主制度的个人崇拜,和平主义者将其看作是威廉军国主义和强权抱负的化身。德国的文化无处不在,一个教堂,一个村庄,无不散发这它的文化底蕴,只要你愿意在每个角落留下你的足迹,定会收获在人生中经久不散的文化气息。
(德意志之角)
在接受一个多星期英语课程“洗礼”,每位同学基本上都已经适应了外语环境,已经可以独自与当地人交流了。环境总能让你在不经意间就有了一种惯性,这种惯性是对陌生人的一句:“hello”,亦或是日常的交流都会不经意的一句英文。也许对于短暂的两个星期来说,能在学习中在知识上得到质的飞跃不太现实,但在不同模式的授课,与亲临德国感受文化的过程,是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这也是这个项目最大的目的。
短暂的两个星期,还未能来得及好好感受这份异国风情,就要向这向这坐小镇告别。纵使还未走遍其他城市,但也留下了我的足迹。因为我的马不停蹄,只为装载这份不可磨灭的记忆!
(科隆大教堂)
外语系2015级 林倩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
上一条:【德国游学总结连载十四】波恩记忆
下一条:【思政教学部】落实互联网+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模式创新——思政教学部德育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