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学环境,丰富实训教学内容,以及推动我院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9月27日下午两点,外国语学院在荷悦112会议室召开同声传译实训室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实训中心主任李立、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张炼、校外专家朱斌谊参与论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罗琳、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卢镜囡、德语专业教研室主任熊光源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吴世银主持。
会议伊始,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吴世银介绍了此次论证会的目的和主要议程,讲解了同声传译实训室的功能和重要性以及实训室的两个核心目标。随后,由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卢镜囡从项目可行性、教学工作量、初步预算及未来预期效果四方面,对拟申报建设的同声传译实训室建设的规划和具体建设内容做了详细的汇报。同时她讲到,同声传译实训室环境下的口译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人机结合的新模式。教师通过使用同声传译实训室的教学软件和语音设备,使学生在进行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训练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理解技能训练、记忆与笔记技能训练、表达技能训练和口译现场模拟训练,学生有更多的口译练习机会,解决了教材资源不足和课时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口译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随后的专家论证环节中,三位与会专家对整体的建设规划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实训室建设规划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李立主任特别关注了实训室的功能定位、使用对象、使用人数、占地面积、投入使用时间等方面,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炼主任建议进一步明确实训室建设目标和设计,以及实训室硬件、软件配备功能,同时强调需要对终端软件的部署形式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考察。朱斌谊老师提到,他们学校新建的同声传译实训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分享了自身在同声传译实训室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同时欢迎与会老师前往参观和考察,以便更深入地比较产品的各项参数和型号。
同声传译实训室建设后可满足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英语专业和德语专业本科教学需要,同时也可以作为学校学科竞赛的实践基地。这对提高本科学生的培养质量和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撰稿:陈鸿、许琳
摄图:陈鸿
(外国语学院供稿)
上一条:淬炼商学院与艺术传媒学院的“冲突美学”——品研工作室第三期启动会及第1次主题沙龙活动
下一条:【学院动态】周铁东先生走进课堂,学子翻译课堂桥架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