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地域文化与成发展研究院下设的巴渝文化工作室一直密切关注巴渝地区的历史文化有关动态,并致力于推广巴渝非遗。得知合川钓鱼城有皇宫遗址的消息传出,11月2日早上8时,地域文化与成发展研究院彭浩老师,带领巴渝文化工作室5位成员,从太阳澳门集团网站綦江校区出发,前往合川钓鱼城遗址开展文化调研工作。
在去真正考察之前,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必不可少。因此我们并没有到达合川而直接前往钓鱼城,先是在我们另一个校区的博物馆中了解钓鱼城这一段历史。合川校区的同学们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后,带着我们开启了钓鱼城的这段神奇历史回顾。从一楼总序章开始后展开的爱国将领的生平事迹,到二楼的南宋与蒙古贵族的战争实力与战斗过程,再到最后的名家对这段历史的评价与感受以及古文物的欣赏,都使我们对这段历史的顽强斗争而感到敬畏之情。既然都到了博物馆,又同样在做相同的工作,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交流一下两个校区的工作和联系呢。随即参观完博物馆之后,我们巴渝文化工作室的成员们以及钓鱼城研究会的成员们共同交流了各自负责领域和未来的发展,同时也让我们两个部门的联系更加紧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博物馆里,我们回顾了钓鱼城这一场护国战争大概故事后,又在罗晓霞老师再一次讲述南宋与蒙古贵族战争的更多“秘密”之下,我们终于前往钓鱼城历史古迹中,“一探究竟”了。
我们一行人先来到了钓鱼城的外城墙,看钓鱼城的雄伟架构。眺望山下,所有景况一览无遗,真是印证了“易守难攻”这一地势特点。站在奇胜门边的外墙向右看,还能看见宋代、清代、近代三个时间段的城墙交汇的地方。绕过大天池,跑过土地庙,就进了钓鱼城。如今的钓鱼城已人去楼空,不复当年景象,略带青苔的石头展示着时间的痕迹。爬上极为陡峭的长梯,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考古的最新发现:钓鱼城皇宫遗址。这里被发现之前,本是村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直至今年春节,村民还在这里开席。
倘若我们路过此地,兴许只会感叹这些排列整齐的石头,但是遗址围栏旁的资料显示:这些石头从宋朝开始就长这样了。遗址内有一口井,也就是传说中的“皇井”,我们也叫它“宋井”,这是钓鱼城遗址目前发现的最大最深的井。历时千年,皇井旁边已经变成了菜地,皇帝居住的痕迹已被时间拂去,我们只能对着遗址想象当年的景象。
除开这个“皇井”,遗址里面还有午朝门、大内、侍般阁、内司库、御厨房等建筑。钓鱼城被称为“世界历史的拐点”“上帝折鞭之处”,里面的文物都被重点保护,期待有朝一日,围栏靠近一点文物,我们也能近距离观赏皇宫遗址。
走出皇宫遗址,再穿过树林,便是钓鱼城著名景色——鱼城烟雨,雾气被随意飘洒在江面,遮住了远山,却遮不住近景,山下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了护城门上人的眼睛。
我们此次出行恰巧碰上了著名的“鱼城烟雨”的优美景色,可是无独有偶,既然遇到了“鱼城烟雨”,与薄刀岭的壮丽景象便不能同时“兼得”。既然此行去不了薄刀岭,看看路上的风景也是极好的。失去面孔的千佛窟,独处千年的悬空卧佛,逐渐被风化的千手佛等等景点……如今城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佛像在护国寺内,宋朝的石像至今还在门口守护着他们。
虽然此行留有遗憾,但是走过的足迹里每一个都能证明我们在“前行”。地形陡峭,路途弯绕,爱国将领的抗战事迹,每一处都让人记忆深刻。我们一行人第一真实感受是“累”。不仅是我们参观走览这些“历史印记”走得累,也是在感叹当年镇守钓鱼城的爱国将领们的“累”,敬佩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钓鱼城只是叹息了一声,我们便千万次赴往此地,想缓解它的忧愁。
此次研学旅行在遗憾和幸运中结束了,“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是春山”,不管是两个相同部门的交流和对钓鱼城历史的回顾和赞叹,都是这次研学旅行的巨大收获。
撰稿:王邦艺
摄影:王邦艺、白樱琪、陈雯雯、许云凤、彭浩
供稿: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
巴渝文化工作室
上一条:科幻非遗共谱新篇章——瀛洲科幻学院师生赴黔开展课程实践
下一条:【资助育人】2023年“心光砺行,筑梦未来”资助育人系列活动——“以爱启航,向光而行”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