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课程内涵式发展,2023年3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綦江校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全体专职教师在仁者楼308教室召开集体备课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唐孝庆老师主持。
会议主要就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趣味性和理论性进行了交流研讨,唐孝庆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教育教学经验。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热点引入课堂,加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热点就是广大群众关注、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事件和问题。具有时代性、大众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于思政教学中找好切入点、并用好社会热点,迅速抓住青年学生的心,让课堂表现得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更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二是以趣点调动课堂,加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趣味性。趣点指的是能引发学生感到愉快、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手段、载体或者方法。在教学中找好切入点能迅速抓住大学生的心,让课堂表现得更有趣味性,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目标。用鲜活的案例、有价值的讨论、布置一定的任务、幽默的语言、具有感染力的视频都能产生趣味性。三是以难点深入课堂,加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论性。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清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识内容。于思政教学中找准难点、吃透难点,才能把思政理论课讲深讲透。
会议最后,教师们一致认为要深入理解唐孝庆老师的发言,将这几点建议具体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引入社会热点,寻找学生趣点,深挖教材难点,力争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打造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
图:程辉
文:程辉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上一条:【校企合作】畅谈数字经济,共谋专业发展——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数字经济教研室校企合作交流会
下一条:【创意写作】强强联手!两个学院共同为作家班学生陈宏鹏、郎乡琳举办作品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