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写作》课程第二章是《故事设计》,是把想法转变为故事的第一步,通过前面的课堂学习,我们对照自己的原创小说反复检验故事的价值、故事的完整、情节的有效性,逐步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今天我们将走进本章最后一课的内容——故事线索。
上节课中,苏老师给我们推荐了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今天上课,她问:“你们看了吗?”“看了!”“看的是小说还是电影?”“电影!”苏老师笑了,她说:“你们如果没去看原著,没关系。你今天可以不看,明天可以不看,毕业前可以不看,但是这一生,一定要去看!”同学们都很奇怪,为什么一定要去看文字版呢?电影画面不是更直接吗?苏老师很快给出了答案。
苏老师让张亦斌同学念了两段《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描写,“……当初看到这片大陆,心醉神秘的人类肯定在刹那间屏住了呼吸,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种他既不理解也不渴望的美学沉思,有史以来最后一次面对某种他力所能及的惊喜。”“……他所不知道的事,梦想已经落在他身后,落在纽约以西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落在黑暗夜幕下那连绵不绝的美国原野上。”
读完后,教室里陷入了久久的沉默,大家都盯着大屏幕,沉浸在文字带来的美感中。苏老师说:“这就是我说的区别。每位同学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脑海中会构建出不同的画面,这时候读者就参与进了创作,被激发了想象力,融入人物的生活之中,与他一起经历情感和思考。”
简单的上节课回顾后,进入本次课程《故事线索》。苏老师举了两个例子,“《西游记》的线索是什么?”“取经”、“降妖”、“打怪升级成功取回经书”;“《百年孤独》呢?”“时间”、“家族史”、“映射人类发展史”……苏老师由此告诉我们,当我们自己在构思作品、尤其是中长篇时,一定要想好故事线索,它是讲故事的路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
线索的种类和设置要点
苏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线索的种类和设置要点,我们这才知道,原来线索分为单线索和多线索,单线索主要用于短篇故事,要点是:是否能够串联故事的始终、是否能够始终吸引读者、是否有利于讲故事,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苏老师又举了个例子。“裘帕·拉希莉《停电时分》的线索是什么?”同学们一开始觉得是停电,后来经过老师提醒,大家才反应过来:是时间!《停电时分》讲的是一对婚姻走向陌路的夫妻,尽可能地避开一切交谈同处的机会,甚至于晚餐都分开。然而连续几晚停电的时刻,他们只能坐在一起共享微弱的烛光。晚上相对而坐,妻子提议互相告诉对方一个秘密。在停电的四个晚上,他们分享了对方不曾察觉的,甚至是有些罪恶的秘密。随着时间的发展,秘密一天比一天更大,读者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好奇心,越往下看越激动。苏老师总结道:“停电的四个晚上”是这个小说的竖线线索,构成叙事顺序;“秘密的事件”是横线线索,构成叙事情节,横竖线索的交织,成为小说的结构。
而多线索多用于中长篇,其要点是不同线索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明线与暗线的关系是否紧密、线索叙述时间的长短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与悬念的配合、各线索是否有统一的终点。同样的,苏老师也举了例子,一是《平原上的摩西》,凶杀案构成的明线,人物命运构成的暗线;二是《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汤姆和盖茨比的生活平行线和同一阶段中威尔逊和盖茨比的足迹平行线,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仅明白了单双线索的实际运用,还对曾经阅读过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了解了线索分类,那该如何去选择呢?苏老师说,关于单线索和多线索的选择,可以根据故事的复杂程度、故事的人物多寡、故事的丰富性、故事的内涵深刻性等进行选择,比如《午夜之子》、《三国演义》等。
线索设置的方式
很快到了第二节——线索设置的方式,苏老师给我们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设置方式:时间线索,比如余华的《第七天》,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茨威格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以人物的命运为线索,比如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以事件为线索,此类故事围绕主人公要做的一件大事展开,如复仇、寻宝、救人、侦破等;以情感为线索,主要围绕主人公的情感历程讲述,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性格变化为线索,如《飘》里斯嘉丽的成长历程;以物品为线索,此类故事围绕一件具有决定意义的物品展开故事,如《九阴真经》《倚天屠龙记》,这六种线索设置,既可以独立成故事,也可以互相交织、穿插完成复杂的故事。
苏老师讲述完,进入我们原创小说的研讨环节,由刘敬榆同学向大家介绍她的作品《她在白天梦到黑夜》是如何设置线索。刘敬榆同学说道:原本这个小说是以校园霸凌事件为线索,但她听完前几次课后激发了灵感,现在准备再加入职场霸凌事件,她不仅朗诵了新写的小说开头,还在黑板上画出思维导图,向大家阐释改写后的小说情节、主题、人物塑造等。同学们纷纷发言:作为主人公,也是两起霸凌事件的旁观者张琦,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也要烧死霸凌者的动机是什么?新增加的职场霸凌事件和校园霸凌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桩霸凌事件中自杀的王凝和第二桩霸凌事件中自杀的女性与张琦是怎样的关系?等等。
在苏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大家既提出问题,又相互回答问题,一番激烈的争论后,苏老师进行了总结,她首先表扬了刘敬榆同学在小说工坊的学习过程中,能快速把创作的理论知识用于写作中,不断修改和重新审视自己的小说,接着对大家能针对同学的作品畅所欲言地表达,提出建议与看法表示欣慰。最后,苏老师提示我们注意这个新改写的小说里几个关键点:1.在一个短篇小说的容量里,线索不易过于复杂,尤其是新增加的职场霸凌线索,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是否能达到刘敬榆同学所设想的,增强张琦复仇的合理性;2.张琦目睹了两场霸凌,从校园到职场,涉及到一个时间线的问题,而时间线的拉长在此文中也会形成张琦的人物成长弧线,加大了塑造的难度;3.新增加的职场霸凌是在成年人之间发生,形式和方法必然和心智不够成熟的校园霸凌有区别。什么级别的事件,能导致一名成年女性自杀。苏老师提出的意见,让我们陷入了思考之中,她表示尊重每一位原创者,所以大家并不需要完全按照她的意见去修改。她鼓励我们:“如果,你们感到难度越来越大,这是好事。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过——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的精神。你们所面临的写作困境,也会成为你们作品的价值。”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酣畅淋漓的思想碰撞,让我们更加热爱写作。当我们主动地去交流,主动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我们也收获了更多的成长和快乐。伴随着苏瓷瓷老师温柔的语调与空气里还未完全消散的热情,今天的课程也将结束了。大家依依不舍地整理着书本与纸张,仿佛还沉浸在这梦幻的气氛里而不愿醒来。
(2021级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小说工坊学生 徐璐瑶 撰稿)
上一条:【2期 | 电影商务产业学院】三月成果初成,他日丰收可期——第一期精英班月度汇报
下一条:【国际商科】雅思之路 “火锅”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