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细雨,喜雨,丝丝入扣,暖橘色的路灯包裹住仁者楼,阵阵凉意也包裹着前来上课的同学们,大家快步跑进309室的诗歌工坊大本营,空旷的教室瞬间就被注入了蓬勃的灵魂,苏瓷瓷老师一脸沉静的微笑等候着大家,今天的课程《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的语言区别》就此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苏瓷瓷老师并没有开门见山地给同学们讲述本期授课主题,而是先放出一张图片——徐冰的作品《凤凰》。看到图片的瞬间,同学们吓一跳,真是一个庞然大物啊。这只废弃金属制成的凤凰,引起了大家的无限想象。
“看完这张图片,大家可以讨论一下,金属凤凰表明了什么?”苏老师问。赵延萍同学大胆发言:“这只金属凤凰给我带来的感觉是沉闷、压抑的,与中国人传统思想中赋予凤凰祥瑞、高贵的认知完全不同。”罗稀阳同学则认为这只凤凰带给他的纯粹是惊艳与震撼,还有同学说,这只凤凰表达了浴火重生的意思。
同学们正争执不下时,苏老师说:“文学中,切忌用单一的视野去看待任何东西,人类所知的东西远比人类不知的多得多,创作中最需要的就是想象,而这个作品正是徐冰将中国古典与现代结合进行想象得来的产物。”
由《凤凰》延展进现实世界,徐冰找到的完全就是现在让同学们产生迷茫的东西,就像中国女性总是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承担某些责任,“限制中国女性发展的最大原因就是女性本身,她们选择自己规训自己”,苏老师的话好似打通了同学们的任督二脉,某些让大家一直困惑着的东西在此刻豁然开朗。
苏老师由此又讲到现在的亲子关系,指出同学们的巨婴心态,“放弃让父母理解我们才是化解隔阂的最佳方式”。苏老师的话语总是充满力量,一针见血地指出事件中矛盾发生的根本问题。同样的,就从金属凤凰来看,中国大多数民众仍处于农耕时期的思想伦理,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总是急功近利地想要超越某些东西,但似乎都忘了,超越一件事物之前必须先跟上这件事物。
讨论完金属《凤凰》后,苏老师趁热打铁,给我们播放了欧阳江河长诗《凤凰》的朗诵视频。播放过程中,同学们时不时发出惊呼,为其绝妙的语言叫好。苏老师又现场朗诵了一次,清脆而有力量的声音再次将课堂带到了高潮。她说,“‘小诗人’写诗在乎的是风花雪月,而‘大诗人’想要解决的始终会是时代之问,放弃小我走向大我才能解决‘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的终极之问。”
苏老师的观点,是不是有些高屋建瓴?还没缓过神来的同学们,接到了苏老师下达的新任务,仿写欧阳江河始终充满力量感的句子,大家又跃跃欲试。
十分钟过去,各小组都拿出作品期待着新一轮较量。首先是庞语嫣同学代表第一组发言:“在神造的世界里,思想是唯一不可控变量,灵与气所孕育出的钢与铁,又构建出自己的伊甸园。”
语嫣同学念完,苏老师带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紧接着,杨哲兮同学代表他们组朗诵了该组作品:“恍若精灵的灰尘之舞啊,将小孔透过的希冀贪食干净,十二夜的冰霜缓缓攀缘,并且在鸣笛中慢慢睁开眼睛, 慢慢构成躯体。”
王玉婷组当然也不甘示弱,陈冠宇同学作为代表声情并茂地朗诵道:“第一百层楼飘在云层上,体内酣睡着我和时间,没有树枝能够抵达防弹玻璃,墙外的人艳羡墙内的神仙。”
同学们的作品互动环节结束后,苏老师对各组的代表作给予了肯定,同时借来旁听的上一届学长的作品给我们讲述:“诗本身就是形容,而成语是公约词,在诗中使用成语失去的不只是细节这么简单。艺术就是要变形处理事物,文学中的虚构很多时候比现实更真实。”听完这段话,同学们都恍然大悟。
趁同学们陶醉于诗中的气氛,苏老师又朗诵了朱朱的《过去生活的片段》,饱含感情的朗诵彰显的不仅是诗歌的美,更有苏老师对诗歌极度的热爱。两位“爱情专家”丁雨乐同学与聂黔渝同学,分别为同学们分享了他俩对于此诗的理解,一首好的诗就要不同的读者读完能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诗语的魅力。而关于传统诗与现代诗的具体语言区别,通过苏老师的倾囊讲授后,大家再次深刻地体会到了现代诗歌的美。
下课铃响后,浓稠的月色穿透玻璃在教室晕染开来,更加照亮了同学们的前行之路,一个个被唤醒的诗意灵魂,此时此刻,格外蓬松馨香!
2022级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诗歌工坊学生 王玉婷 撰稿
指导老师 苏瓷瓷
供稿 创意写作学院
上一条:【满心工作室】聚焦青春舞台,演绎心灵对白——“满心”学生成长工作室“成长计划04期”
下一条:【平安校园】畅玩茶话,携手并进——平安校园志愿服务专项支队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