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创意写作】创作的关键是寻找外在世界与内心的对接——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小说工坊《创意写作思维训练》课程体验

2022-11-22

门前的落叶被夜晚的风吹起,校园内一片宁静。此时,带着棉帽,提着灯笼的苏瓷瓷老师正在带领着身后23个迷茫的灵魂,在文学中找寻着自我。今晚是本学期作家班小说工坊《创意写作思维训练》的第十课《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今晚也是綦江校区作家班开班以来第一次的线上授课。

苏老师承接着上一节课末尾的故事,讲述了自己根据这个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小说创作的思路,在现实发生中,到底是什么触动了你,就是这节课苏老师要教给我们的一种能力——寻找外在世界与内心之间的对接。在苏老师讲到《素媛》这部电影时,她说:“我们要找到悲剧中的启示,这是比表达愤怒更重要的。” 一名作家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在《世界上最美的溺水者》中,作者马尔克斯想表达的是“美的觉醒”;在《爱在高高的草丛》里,以科迪莉亚的第三人称限知视角,描述了三个人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克莱尔·吉根从小说中向读者呈现的是:孤独是不会被任何形式驱逐的;在《不存在的斑马》中,苏瓷瓷老师以一名患有哮喘病的女孩为主角,诉说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从开头的“记忆模糊”到最后的“永远无法忘记”,苏老师想要表达的是反抗,是弱势群体反抗的力量!由此可见,作家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是什么,无一例外。

为了让大家找到自我内心与外在世界之间的联系,我们进入了“故事进行时”的环节,四个小组分别分享自己通过观察、经历、听闻,而思考出来的小说梗概与小说主题。今晚的先锋是第三小组,这组可以说是思维碰撞最激烈的小组,他们根据一则新闻,创作出了三个故事。新闻大概说的是,夫妻离婚,孩子跟着母亲生活,女方有新男朋友。一天早上孩子去妈妈的房间吵醒了妈妈的新男朋友,导致这个男人拿菜刀砍死了小孩,后续女方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努力阻止了,但是她却只受了轻微擦伤。

徐妍洁同学由此素材创作出的故事梗概脱离了事件本身,找到了一个新的叙述,而且故事的主题也非常吸引我,叫做“生死的界限”。“我死了,死于车祸。只是肉体的死亡,但是在家人们的习惯里我没有死,我也认为我没有死,还有一个发传单的小女孩一直找我聊天......”,在妍洁同学读完自己的梗概后,苏老师说:“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你们”。我坐在电脑思考着这个问题,此时我想,现在应该有23个思维想要找寻对手碰一碰吧。眼见大家都没有说话,我点开语音问了一个我一直在脑子里想的问题:在你看来,什么东西超越了生死?

随着我的问题出来后,大家也打开语音,这时候23个灵魂在互相交流,思维在激烈碰撞,撞出了宇宙的大爆炸,苏老师一直保持沉默,嘴角的弧度也越来越大,这就是作家班授课的特点——老师会尊重同学们各自的观念,鼓励大家思考和表达。其中罗斐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感觉看起来很日常无聊,没有凸显主题。大家又回到了不语,苏老师开始了她今晚第一次评价(苏老师的评价永远都非常的简洁)主题没有任何问题,主要问题是传单女孩的出现没有任何意义,无法推动小说发展。而苏老师更改建议让我们大家恍然大悟,她将小女孩的背景改变为一个受到虐待的,一个没有任何存在感的,一个虽然活着但是和死去没两样的女孩子,这样一改就非常凸显主题:生死的界限。

第二个是邱瑞霖同学的小说梗概《推卸》,她以记者的角度直接切入了这个新闻,当她分享完小说后,罗斐同学再次打开语音说出自己的观点:故事梗概与原版事件高度重合应该叫做故事改编。但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如果以记者的角度来看可以写成记录或者日记,去讲诉记者一步一步的调查以及记者写下的日记。

最后,在聊到旷纹平同学的故事《她的错》后,大家的讨论更加激烈了,也更加有火药味。这个火药味并不是战争的味道,而是大家的思维大碰撞引发的“火药味”。因为纹平同学从新闻中找到了自己想要写的东西:一个残忍的男人,一个无助的女人,一个无辜的孩子,一群不明真相的人的指责。这时我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个女人是精神病。但是被苏老师指点了一下,她说在小说里不要轻易设置一个人是精神病人,虽然这种方法能让她的行为合理化,但回避了创作的难度,会损失其价值和意义。而纹平同学的主题就是:“正义”的指责,大体是没有问题的,还需要调整一下梗概,使它更具逻辑性。

电脑里正在热闹的讨论时,外面的铃声响起了,苏老师做完课程总结后,还告诉我们:当你感到孤独时,不要去逃避它。赫尔曼·黑塞说:“上帝借由各种途径使人变得孤独,好让我们可以走向自己。”我们只需去体验,去感受一切的发生。

随着外面的月光照射到阳台的角度越来越小,随着走廊上的灯慢慢熄灭,随着苏老师说出了最后一句再见,今晚没有路边的楼栋与路灯,也没有身边一起讨论的朋友,没有脚下的黑色井盖,也没有一边倒着跑还一边挥手的荷西,但这一切又包裹着我们,静谧深邃。



(2022级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小说工坊学生 曾茂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