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我们原本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被频繁的核酸检测所打乱。随着重庆市和綦江区疫情情况不断变化,校区疫情封控管理工作必须不断更新调整,何时能回到以往正常的教学生活?是大家都渴望知道的答案。
面对种种问题和困惑,也许会让大家产生一些焦虑不安的情绪,就像三毛曾说过:“苦难对我们成了一种功课,一种教育,你好好的利用了这苦难,这就是聪明。”希望广大师生们在校区科学合理的疫情管控下,务必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一定要相信学校、相信政府、相信国家,“綦”心协力,共克时艰!为了确保广大师生在抗疫期间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攻略,帮助大家进行适当地心理调适,请查收!
一、积极响应政策,实时关注讯息。
关注官方疫情信息,避免过度焦虑和担忧。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实时了解最新防疫政策,严格遵守校园疫情管控规定,及时给予自己正向思维引导,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认知。尽管疫情依然严峻,存在很多未知风险,首先保证接收到的信息准确无误尤为重要,可以帮助自己建立安全感,以重获力量与疫情“作战”。
二、调节学习生活习惯,保持健康饮食规律。
在我们积极配合学校防疫管控的过程中,不妨借此契机调整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注意寝室和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健康生活规律和饮食规律。让身体保持健康,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家要减少熬夜避免焦虑情绪产生,少玩手机认真学习,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线上体育锻炼课程和各项完满活动中,追求身体和内心的充实,修养养性的同时愉悦心灵。
三、合理倾诉互相关怀,做好适当的情绪宣泄。
我们要觉察接纳自我情绪,明白疫情压力下产生的担忧、害怕、怀疑、不安等均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机能的表现。针对疫情带来负面情绪,首先,我们可以向室友或者家人进行倾诉,同时得到互相的关心和安慰,还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增强自己的信心,缓解焦虑与沮丧情绪。
其次,不良情绪是需要通过人为疏导干预和情绪发泄来消除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很好的处理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听音乐、做游戏、做运动等方式得到舒缓,通过写日记、把烦恼写在纸上后撕掉等形式缓解情绪压力。如果自己经过尝试和努力仍然无法进行有效地心理调适时,可以24小时随时拨打校区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寻求专业的指导。
疫情防控期间个体的生活空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我们与外界的联系是充分且自由的。要主动尝试与人交流,可以多次与家人、朋友通电话、发信息、打视频等,从他们那里获取情感上的支持,汲取温暖和力量。通过交谈建立情感联结来消除孤独感,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获得内心的充实、安宁和满足感、归属感以及爱的需求。
卡耐基曾说过:“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是防疫、抗疫的有力保障,良好的心态是抗击疫情的必备良药。共同抗疫,我们一起努力!
心理健康小贴士
(1)进行有氧的寝室室内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疫情下我们的精神压力,减少消极情绪。
(2)进行寝室间的相互鼓励
疫情期间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的情绪。我们可以主动面对困境,寝室间相互进行鼓励:“这是一段艰难但又很重要的经历”。
(3)充实寝室生活
我们可以适度地在寝室进行一些令大家开心且不太费脑的活动:音乐,线上游戏,冥想,瑜伽练习等等,让我们的封寝生活得到呼吸。
(4)调整心态
科学看待疫情,端正心态,若自己或室友出现心理问题等情况,及时向辅导员汇报,也可与校区的心理咨询室进行联系,向他们寻求帮助。
五、心理援助资源
(一)放松指南
(二)綦江校区心理援助资源
(三)重庆市高校心理援助热线
(四)全国心理援助资源
文:侯晓茹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供稿:学生处 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
上一条:【志愿服务】“守护生命,救在身边”第二讲——知识心中记·救护伴我行
下一条:【抗疫日记】创意写作学院教师吴帆的抗疫日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