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抗疫日记】创意写作学院教师吴帆的抗疫日记(三)

2022-11-16

11月14日

合川的天气简直就和我的家乡大武汉一样,降起温来极其没有下限,一天十几度地向下蹦极。记得刚来的那一天,我就一件长T恤,外面套上志愿者红马甲,有时候干起活来还会流汗的。接下来的一天,是一件外套套上红马甲,昨天外套外之上又加了羽绒背心,害得红马甲险些扣不上,今天就更夸张,我把带来的最后一件原本是当作睡衣穿的薄毛衣也套上,那个造型可以说是相当非主流了。好不容易把上身解决了,裤子却极为纠结。这次我带进来的裤子一共有两条,一条正常薄一点的,一条厚一点,可是都是漏洞露膝的,简直想找社管员给我缝起来。今天一位老师说他可以把摩托车的棉护膝借给我,大概也能够解决一部分的问题吧。和我对比,大白就显得很无助。我记得李益龙老师第一天去当大白了,里面穿的短袖湿透原地中暑,而昨天咱们的大白开始冻手冻脚,几乎一秒冻成了“冰墩墩”。今天,给我们合作的大白换了另一位老师,原因是昨天的那一位“光荣”地因公冻成了感冒。希望在气温降到个位数之前,咱们学校能安全解封!


对了,最近我收到一篇来自淬炼商学院作家班的沈力佳同学发来的一篇稿子,题目是《我被学校感动到了》。其中他写到了一段盒饭,真的很好吃,盒饭真的很好吃啊!我来宣传一下哈,先是大米是真的。这个米的食材很棒,和我在湖南长沙那边吃的米差不多,应该是袁隆平爷爷培育的杂交水稻。然后就是黄豆红烧肉,没有食堂大锅菜太油太咸的弊端,肉取的是七瘦三肥的小肥肉,烧制得绵软而不失嚼劲,再撒点老抽,色香味俱全。然后就是清炒西葫芦丝,薄油猛火快炒,西葫芦的清香被厨旺火勤翻的熟练手法激发出来,流出的水分与植物油混合到一起,中和了红烧肉和榨菜的腻。

是晚餐的不二选择。对了,大概一吃就是熟悉的味道,对于川渝地区的孩子们,绝不是陌生的鱼泉榨菜,或者是乌江榨菜吧。这道菜的做法应该是宽油猛火,加上纯瘦肉肉丝,平凡的榨菜也被赋予了灵魂——它是川渝地区孩子们夏天在家里吃绿豆稀饭时经常配的一道菜,嗯,真好吃,我吃出了家的味道呢。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不!还有青椒炒藕丁呢?藕丁应当是先焯过水断生,然后再炒的,所以吃起来格外清甜,口感爽脆清淡但不失滋味,这是一道很清雅的菜呢。

老实说,配着沈同学的文章,我吃饭突然感觉和边看直播边干饭的效果完全一样,食欲大增。不过,看着镜子里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自己,我陡然一惊:我是胖了吧?每天活没少干,还是胖了,是不是很荒谬啊?唉,只能怪学校一日三餐的伙食太好了,包括刘枚助理给我们的快乐水薯条、辣条也必须一并负上责任呢。

今天收到王智老师的手记,一并转发如下。

“一大早,祁督导在我们花果1号志愿者群里问:‘我昨天做核酸了吗?’我们都说他做过了,但他就是想不起来了。关键是,我们的核酸结果都出来了,他的结果却没出来。难道真是太忙,忘记做了吗?

说话间,第六网格群发了要更加严格规范做核酸的通知。吴院长很快把通知转发到我们花果1号楼志愿者群,大家纷纷回复‘收到’,没有说更多的话,但都明白情况不妙。很快我看到了重庆卫健委发布的疫情通告:11月11日,重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0例,无症状感染者1081例,其中合川分别为10例和42例。接着看到合川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把廊桥书院也列为了高风险区,我知道那里也有同学感染了。

花果1号楼趁着午餐送来之前,一起探讨学生做核酸上下楼怎么更加科学。这时候,祁督导说他的核酸结果出来了,正常的信息却带来一种惊喜,似乎冲淡了一些紧张气氛。但他还是想不起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做的——可能是每天工作节奏太紧张,核酸还没做完,马上就得去接餐,所以发生了偏差。

正说着,午餐车又来了。我们接餐摆放整齐,然后一如既往、雷厉风行地分发午餐。可能因为是女生楼,很多女生六人宿舍只要五盒饭,说不能浪费。还有几个六人宿舍,只要五份菜,三盒饭。我们问够吃不,她们说学校都把她们喂胖了,想吃点清淡的了。的确,学校安排的午餐晚餐都是肉多量足。一直在干活的我们,吃一盒饭菜都足矣。


下午两点半我们开始做核酸,分为两组。两位女老师在楼上逐层逐宿舍放人控制节奏,龙大姐依旧拿着她的姓名本登记核实人数,佘飞老师在楼门测量体温,我和益龙老师现场把控同学们行进的速度,提醒大家以宿舍为单位保持间距,吴院长最后分配同学到指定的检测组,祁督导把控同学回宿舍的节奏,保证宿舍之间不打照面,做到有效防护不交叉。事实证明,不少感染者都是做核酸时传染的。对我们这套程序,来做核酸检测的医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生做完核酸,轮到我们志愿者做核酸了,吴院长声音明显嘶哑了。我们一起督导祁督导第一个做核酸,纷纷表示这次都记着他亲自做核酸了。

核酸一做完,我马上赶去行政楼下拉水果、面包和牛奶。两趟下来,在楼里的老师已经把晚餐摆好了。咱们把早餐也摆好,一起分发。


晚餐时,我们给吴院长过生日,龙大姐神奇地端出一锅青菜,接着又拿出几支蜡烛,她说是学生得知今天有志愿者老师过生日,她们特地从宿舍找出来的,我们觉得这些同学真好!

没有生日蛋糕,蜡烛插在哪儿呢?佘飞老师贡献出一个他餐盒里的肉丸子,让蜡烛插在肉丸子上。我们点燃蜡烛,唱起了生日歌。大家让吴院长许愿,她双手合十,我给她拍了几张照片,不知为什么,出现了神奇的光斑,暖暖的那种。我不知道吴院长许个什么愿,我是许愿疫情早点过去,学生们能够在校园自由奔跑,家长们不用担惊受怕。还许愿让母亲早点回到孩子身边,儿子早一点回到母亲身边……


这个生日,吴院长只能和旁边的李立主任碰一个“丸子”了。李主任戴一副近视眼镜,平常不爱说话,总是默默干活,毫不含糊。她出生在南岸区弹子石,在攀枝花长大,我说起攀枝花大学阳光和芒果,还有石棉花,她的话也多了起来。“等到疫情过去,我决定再去那个阳光城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