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任选课,真有特色。10月27日,李言老师为我们讲了爵士乐鉴赏与评价第三课——漫长之路。首先课前一支歌—-《玫瑰玫瑰我爱你》就将同学们带入了欢乐的氛围,让我们沉浸于爵士乐的曼妙。针对上次布置的作业,老师作出了点评,夸奖了认真的同学,也对个别用心不专的同学提出了批评。
李老师说,没有情感的歌唱者,就像是没有生命的木偶,也像是元歌操纵的傀儡,被束缚住了,而爵士乐更多的是一种开放、自由的状态。老师希望在课堂上,同学们能更多地去体验这种状态,而不是单单完成一项作业。
今天的课程从摇摆爵士乐启程。老师讲了《爆裂鼓手》这部电影,这是一个大爵士乐团鼓手经过各种各样魔鬼式的训练,各种各样精神与肉体的折磨之后,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大爵士鼓手。这个过程是充满着艰辛与痛苦的,不仅是自己技术的修炼,还有自己灵魂的修炼。面对老师的质疑,他通过汗水和时间证明了自己,也因为这些质疑,他毫无畏惧,不论是快是慢,不论前进还是后退,他都踩着自己的鼓点,沦陷于音乐。
李言老师给我们播放了电影中的片段,我们深深地沉浸于爵士乐的氛围而无法自拔。片中的音乐有着直击人心的空灵,也有着振奋人心的激昂,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难怪有人为他痴狂。在这一方舞台上,看不见身后那漫长的路,看不见身后的血和泪,看不见湿漉的一切,却包含着一个人的千军万马。为了梦想,他着了魔,最后只留下“震撼”二字,持久回响。
对于摇摆爵士乐,老师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分析。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被誉为摇摆乐时代的时代讲起,再讲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后的摇摆乐发展。三四十年代的摇摆乐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论阶级,都能够愉快共舞;而随着战争的摧毁、科技的裹挟,摇摆乐不断迁移走向了没落,这,是人类的悲哀。然后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不同时代的摇摆乐表演。
三四十年代的音乐和舞蹈极尽快乐、奔放与自由,我一度认为他们在翱翔,脚底可以生风,裙摆随着身体的摆动也尽显妖艳。而现在的爵士乐具有更多的时尚感和先锋感,为当下的感受服务。音符在琴键上跳跃,空气中飘着沉醉的精灵。音乐被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在这漫长的时间线轴上,只希望爵士乐能被更多的人所看见。
进程进入到下一环节:大爵士乐团。李老师首先给我们播放了经典的大爵士乐团演奏,然后,他激动地讲到,大爵士乐团最突出的就是它具有固定的编制的乐队,萨克斯管组小号组、长号组和节奏组就是大型爵士乐队的固定编制。这是一个爵士乐扩张的过程,人的扩张改变了音乐的形式,但这个形式有一个弊端。因为依赖于团队,乐手们需要不停的磨合,通过精心写作的改编曲把诸多的乐手合为一体,显然,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大爵士乐团中最闪耀的时刻便是个人的即兴表演了。那时,所有的聚光灯打向你,你可以通过自己的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从开心到悲伤,那是你一个人的独奏。兴致所至,你也可以打破一切规则。
进程来到尾声,老师给我们讲了著名的艾灵顿公爵。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们认识了这位伟大的纽约爵士乐领军人物,他不仅代表了爵士钢琴本身,还代表着二十世纪的文化符号,拥有着无法企及的江湖地位。谁又知道,在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之前呢?那是一条漫长的路……看到他的表演后,我们更是意犹未尽。
音乐,就是在表达自我,人们赋予他以灵魂,他便赋予人们以自由。 最后,老师感慨道,快乐是有尽头的,随着快乐的情绪在舞台展现到了极致,我们的爵士乐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小众,最后变成了只关于艺术的艺术,只关于个人内心的艺术,最后爵士乐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爵士乐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绝不孤独……
(创意写作学院 供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大道之源,实为《易经》——“綦路致知”思想
下一条:【导师活动】“綦”头并进 路行致远——记綦江校区远景学院导师组破冰系列活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