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陈彦瑾老师组织2021级和2022级导师组学生在玉堂书院安禾情绪回收站和瀛溪书院伴舞排练厅,开展了师生见面会和破冰活动。
初次见面,陈彦瑾老师在第一个环节采用了互动游戏的方式来破冰,让大家很快的彼此熟悉起来。她拿出自己的手机放置了一个倒计时来模拟倒计时炸弹,随后用“击鼓传花”的方式将这个“炸弹”传了下去。大家在传递手机的同时,需要回答上一位同学提出的关于学习、生活和个人爱好相关的问题,同时必须对下一位同学问出一个问题,大家必须要在手机倒计时结束前迅速作答并将“炸弹”传递给下一个同学。通过这个紧张刺激的小游戏,同学们迅速认识了彼此,为之后的导师组师生相处营造了活泼亲切的氛围。
接着,陈老师细心的收集同学们的反馈,开学以来的生活怎么样?参加了什么样的校园活动和学习活动?交到了怎样的朋友?有什么心得体会和困惑问题?今后希望在导师组里面获得怎样的收获?陈彦瑾老师就这些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和指导。
陈老师结合自己在美国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有趣经历与一些跨文化交流的经验。并且她鼓励大家努力奋进,朝着自己定下的大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不断前行。同时,她叮嘱大家不能放弃英语的学习与运用。今后的导师组活动,会多多的朝着英语交流运用的方向上展开,满足大家学习英语的诉求。
最后,陈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玩了Mime Game,也就是英语版的“你比我猜”游戏。同学们需要依次上前辨认老师手中的英文单词卡片,并通过表演或英文描述这两种形式将卡片中的词汇告知其他同学,最先猜对的同学积分。在咬柠檬惩罚的酸爽中,在英语的刺激和趣味中,这个互动小游戏不仅将本次交流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给同学们补充了英文单词,锻炼了同学们的口语运用和交际能力。
活动最后,陈老师总结到,导师组是一个“学与做”的小组,是一个严肃与活泼兼顾的集体。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Work hard! Play hard!,把握好这短暂的大学时光,充分的规划好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大学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愿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可以做好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部分学生反馈:
很幸运可以有这么一个学霸导师,她平易近人,用她最为切身实际的事情作为分享,给我们以启迪;她教学相长,用简单的方法让我们迅速打破尴尬融合到一起。她用她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告诉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跟着自己的节奏去心动。诚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去慢慢感受慢慢体验,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个事情。愿我们的小团体可以越来越好,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
——袁智烽
导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轻,她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快乐的生活和工作,这是她所追求的,她也给了我们另一个新的思路,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是很重要的。通过游戏的形式,营造自由的氛围,加强沟通,通过语言让导师了解到大家,也督促着我们要对英语提起兴趣,学好用好英语,导师也规划了以后的读书分享,我们可以从中不断提升自己。就像导师唱歌和选择柠檬一样,敢于迈出第一步,勇敢的面对选择,时刻都在选择,总有适合自己的一首歌,柠檬也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酸。
——朱守志
文:袁智烽、卢美伶
图:秦如意
指导老师:陈彦瑾
上一条:【创意写作】音乐复兴的漫长之路—-任选课《爵士乐鉴赏与评价》体验记
下一条:12期|登瀛论坛:学生心理访谈及干预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