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通识教研】通识、思政资源共享 聚力协同融合育人——记綦江校区通识教学组与思政教学组教研交流会

2022-06-01

为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流,加大教研教改活动力度,为教师提一个进步、开放的教学教研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目标,綦江校区通识教学组和思政教学组于5月26日下午4:00,在綦河书院小石潭会议室召开了本学期首次融合教研交流会。交流会的主题为:“资源共享 协同共建”主要围绕育人融合、实践教学、课堂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几个方面开展。会议由通识教学组组长张艳与思政教学组组长唐孝庆共同主持,两个部门全体教师都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首先,唐老师与张老师分别对自己部门的师资队伍、课程团队建设,课程开展及教学目标等情况做了简单介绍,让大家对彼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便于更好的研讨和交流。

接下来,在育人融合方面,唐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论文《通识教育理念下思政教育路径探索——基于协同论的思考》,对“通识”与“思政”的关系展开分析与阐述。通识与思政都是非专业课,教学理念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识与思政可以协同育人。但传统的思政课程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通识课程则容易引发学生兴趣。因此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唐老师就教学方法层面抛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通过学习通等APP来提高课堂效率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艳老师结合自己和部门情况,分享了通识教学组老师们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首先,要在了解学生动向和照顾学生学习心态之间掌握平衡。比如学习通的使用,以一种巧妙方式点名的同时掌握学生动向,在疫情环境下做到真正关注、关心学生,减少学生对点名本身的反感。其次,要重视课堂的参与度与课堂管理情况。通识教学组的老师们分享了自己使用学习通的小技巧,比如通过学习通选人回答问题,可以让学生随时保持上课的注意力,学习通上设置主题讨论,保证全班学生可以参与,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

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思政教学组的刘晓村教授从“大思政”“大通识”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首先,教师自己要坚持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要谨防教学中过程潜藏暗含或无意识的“唯西方主义”论。其次,教师要客观讲解阐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尤其要树立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这也为通识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了思路。最后,刘教授提到思政与通识有诸多可以借鉴、合作、乃至交互融合的地方。尤其是通识课程的知识丰富性、方式多样性、范围广泛性,都是传统思政教学所缺乏的。

在实践教学方面,思政教学组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课程与师资相对集中,二是课程性质与地方项目合作更契合。唐老师介绍了綦江校区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经验,并强调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通识教学组由于课程内容广泛而相应的师资缺乏集中性,所以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时存在一些客观限制。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教学项目合作上,通识教学部与思政教学部有着广泛的合作契机与深远的合作意义。

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张老师与唐老师对各自部门的建设情况做出了介绍。在这方面,思政教学部由于大纲与教材已经相对完善且有统一规定,故而在精品课的开创与建设上存在一些限制有待思考和突破。而通识教学部的课程多样化与师资队伍的年轻化,在精品课程的建设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与无限潜力。两个部门老师在讨论时都提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一个必然趋势,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双方在精品建设方面可以彼此借鉴、取长补短。

最后,在各位老师对研讨内容的意犹未尽中,两个部门首次线下交流会圆满结束。两个部门对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寻找到合作互补的契机,各位老师交流研讨后都颇受启发。在此后的教学工作中,相信两个部门会有更持续深入的融合,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目标。



文:申雯心、付忠明

图:冯婷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