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主办的“紧绷财管之弦 远离诈骗之害”主题年级会在綦河书院2号楼银河影音厅召开,以期提高同学们的财务管理意识和防诈骗意识。特别邀请到民警付刚和王健、淬炼国际商学院陈冰川老师、保卫处李小伟老师、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邹健老师和蔡娜老师、辅导员谢沅红老师,与计科专业1-8班线上、线下的同学们一起参与此次会议。
“请问大家一个月生活费有多少?有多少钱用于吃饭消费?其余部分主要有哪些用途?”主持人抛出三个问题,针对同学们每个月生活费的开支和用途进行了现场小调查,引出本次年级会“紧绷财管之弦,院里诈骗之害”的主题。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并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生活费开支管理情况。有同学反映到每个月生活费约有1200元,其中的700元用于吃饭,剩余部分用于购买日用品和其它消费,每个月还可以存下一点钱;也有同学说每个月生活费有1500元左右,约有2/3用于吃饭聚餐,偶尔会购买一些游戏装备或者其它,自己并没有胡乱花钱但到了月末总是比较拮据。同学们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开始思考我的生活费都去哪儿了?大学生究竟应该如何开支生活费,合理进行财务管理。
紧绷财管之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特邀嘉宾邹健老师就上述同学所谈的“在游戏上的花销”展开了他的看法。很大一部分同学都喜欢在空闲时间玩游戏进行放松,更有甚者可能沉迷于游戏,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用于游戏。他提醒大家一定要正确看待游戏,可以适度进行玩耍放松心情,切勿沉迷或过度消费于游戏。随后邹健老师还以幽默风趣的方针对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方面的消费情况发表了一些看法。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们拥有恋爱自由,很多同学谈起了甜甜的恋爱,但部分谈恋爱的同学每个月在恋爱方面的开支比较大,其中难免出现攀比和追逐潮流。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都来自父母,告诫同学们一定要端正心态,合理开支,切莫攀比消费。
有同学反映自己在不知不觉间花光生活费,却不知道具体花在了哪些地方。特邀嘉宾陈冰川老师针对大学生该如何合理进行财务管理进行了分享。陈冰川老师作为计科1-8班的财务管理课程老师,结合大学生的消费实际情况,巧借书本上的知给同学们带来很多实用的生活费管理技巧和方法,使同学们拥有一定的生活费控制能力。首先需要“节流”,减少不合理的生活费支出,这就要求大家合理进行饮食、购物、聚会等日常生活支出;然后是“开源”,学生可以通过借力、合法的途径拓展自己的收入渠道,比如说在课余进行兼职与打工,认真学习争取奖学金等。
远离诈骗之害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大家在合理开支和管理生活费的同时还要增强防骗意识,提高识骗能力水平。为此,特别邀请到学校保卫处李小伟老师、民警付刚和王健到现场给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享。
他们分别就身边出现过或者亲自参与处理过的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等诈骗案件类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讲解,特别强调本月又有新增的案例,也许同学们觉得自己离被骗很远,但有可能诈骗就在身边。还提醒同学们谨记:刷单行为涉嫌违法,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投资理财需谨慎,警惕虚假投资理财网站或APP;任何声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接到自称电商、物流客服电话,务必到官方平台进行核实;自称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要求把钱款转到“安全账户”的一定是诈骗。
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游戏活动,包括观看反诈短视频、反诈答题竞赛和“赌徒心理”等。同学们在游戏中互动,在互动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成长进步。特别是游戏“赌徒心理”有趣又刺激,当有的同学们手里“赚”多一点的时候会想“能否再多赚一些?”而当手里“赔”多一点的时候可能会想“下次可不可以把赔的部分赚回来?”有的同学及时收手小赚了一把,有的同学及时止损,也有的同学越陷越深最终一手全是“赔”,这提醒同学们一定保持理性,切忌赌徒心理。
会议最后由辅导员谢沅红老师对本次“紧绷财管之弦 远离诈骗之害”主题年级会进行总结。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理性进行消费,远离电信诈骗。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此次年级会中受益匪浅,郑重地在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反诈承诺,本次年级会圆满结束!
撰稿:章安祺
图片:赖渠
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供稿
上一条:【完满教育】我为同学办实事简报第6期:件件小事展风采,实际行动暖人心
下一条:【创意写作】“学习通”在创意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记创意写作学院系列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