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马院之声】云端访三峡 见证雾重庆——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线上参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题活动

2022-06-06

为落实学院教育大讨论精神,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邹建平老师带领外语系2020级近50位学生线上参观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本次参观的主题板块是《重庆·城市之路》。《重庆·城市之路》展览从城市变迁、山城漫步、工业崛起等方面展示了重庆城市近现代化的成长历程。


第一个板块介绍了重庆的变迁。重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光荣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周朝时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设巴郡。在此后漫长的古代时期,重庆一直是一个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重庆的近代化是从它成为通商口岸开始的。1890年3月,中英在北京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英国取得了在重庆开埠通商的权利。重庆开埠后,各国商人纷至沓来。同时,列强以保护侨民为名,在重庆驻军,如今我们看到的“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就是见证。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陪都,由沿海及沿江地区内迁了大约400多家工厂、100万以上人员,重庆城市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中共中央西南局进驻重庆,直接管理全西南党的各级地方组织,成为西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工作的领导核心。

第二板块主要介绍了重庆的风土人情。重庆的油腊铺、火锅店、棉花店、老药铺、花轿、滑杆等具有重庆特色的老照片,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重庆的“棒棒军”,据统计,重庆在20世纪初人口不过二、三十万,却大约有2万多挑水夫从江边挑水供人们饮用。这种用一根棒棒两个桶为生的力夫,该是重庆城最早的“棒棒军”。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当年在目睹了重庆的挑水夫后,曾画下他的传世之作《巴人汲水图》,并题诗曰:“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

第三板块主要介绍了重庆工业的崛起。展览介绍了重庆近现代工业的产生、发展、壮大的过程。大清国子弹装配机、北川铁路蒸汽机车、荣昌夏布、铜元局鳄鱼式剪刀机、《新华日报》印刷机、250小型轧钢机 ,这些物件见证了重庆的工业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

整个线上参观过程持续了40分钟,观看后,同学们感触很深。2020级英语10班游磊同学说:“本次线上观看了重庆城市发展史,感觉到在历史的重重磨练中造就了一座辉煌的山城。如今,重庆已经成为一线发展城市,明日的重庆必将越来越好。”英语9班谭于倩说:“我看了这个展览之后,不禁感慨重庆相对于以前来说发生了多么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让我更好地了解到了重庆的历史,感受了重庆的巨变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个重庆人,要不忘历史的进程,我很自豪我是一个重庆人!”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和城市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为学生了解重庆、了解中国,增强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教育素材。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利用好相关教育素材,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我校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图文:邹建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