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传承师德精神,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9月26日17时,思政教学部在417会议室召开了以“师说师德师风”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交流会,引领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会议由思政教学部主任邓燕主持,思政教学部全体教师出席参加。
交流会“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由与会教师讲述自己心中的感受,品悟师德的力量,升华自我的境界。新进教师刘世凤讲到,开学一个月以来,作为新进教师,每次站在讲台上都感觉特别神圣,特别有仪式感,当老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觉得自己特别有活力,特别是每次看见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哪怕自己连上8节课也不觉得累。新进教师张燕霞表示,由于前两周大一新生在军训,故听课比较多,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授课技巧、授课方式,学以致用,感觉收获特别大。作为“老”教师代表,宋珊老师谈到因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以及时代的变化,教学永远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挑战的工作,需要老师永远保持求知欲和初心,因生施教,认真备课。同时在和新教师的交流中,更能碰撞出新思路、新方法。应加强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校级督导员、教学团队带头人邹建平老师表示,思政课最能触动学生的地方是它敏锐的思想性,这是让学生毕生难忘、终生受用的法宝,而讲出既有深度又接地气的思政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需要不断积累,多读马列原著,多研究教材,多学习他人的长处。
会上,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李阳、德育教研室主任杨勇和校级教学督导员刘宗粤教授精彩发言情真意切、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激人奋进,与会老师们产生了深深共鸣,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德之不彰,其行不远”。会上,邓主任做了总结发言,她强调师德体现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在一名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上,还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更体现在老师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上。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师德”是教师之魂,简单的两个字,份量却很重。做一个好老师难,做一辈子好老师更难,唯有用真爱去书写,才会写出师德的光芒。
本次师德师风建设交流会的召开,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真正触动了大家的心灵。
(思政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交流分享】沟通无国界 青春看世界——记管理工程系教师国际交流分享
下一条:【暑期留学总结-连载二】昆西市场无条件的给予——张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