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暑期留学总结-连载二】昆西市场无条件的给予——张春琳

2018-09-30

如果说纽约热情似火,波士顿一定平静如水。晚上九点,伴着存有霞光的夜晚,躺在草地上,放一首好听的老歌,一定不想走。在重庆,市场里是海鲜的咸腥味,是叫卖的吆喝声,是妇女的讨价还价,也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在波士顿,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地方—昆西市场。是更全面的购物场所,是法菜,日料,全亚小吃充斥的美食集会地,也是珠宝,衣物,礼品等的销展地。于是我就决定来让你了解这个美丽神秘,亲和的地方。


昆西市场给予我们它历史的厚重

百度词条上显示,波士顿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是 1773年12月16日发生的(最开始被约翰·亚当斯称为“the Destruction of the Tea in Boston”,波士顿茶叶大摧毁),是一场由波士顿”自由之子(Sons of Liberty)”所领导的政治示威事件。示威者们乔装成印第安人的模样潜入商船,将东印度公司运来的一整船茶叶倾入波士顿湾,以此反抗英国国会于1773年颁布的《茶税法》。

北美人民专门针对《茶税法》进行示威,是因为他们坚信这项法案侵犯了他们作为英国臣民“无代表不纳税”的权利。所谓的“无代表不纳税”,指的是北美人民(来自英国的北美殖民者们)坚信,在英国国会中没有自己的直接代表,就等于剥夺了他们作为英国公民的权利,而这是不合法的。因此,那些对殖民地人民要求征税的法律(即可能直接影响到大众生活的法律),以及针对殖民地的其他法律,全都是违背宪法的。该事件发生后,英国国会于1774年起陆续颁布了五条《强制法令(Coercive Acts)》,又称《不可容忍法令(Intolerable Acts)》,作为对此事件的回应。

而这件事情的开端,是由于英国在取得对法国的“七年战争”胜利后,为转嫁战争军费负担,掠夺殖民地的各种资源,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与压榨。这就已经让北美人民心生怨载。1773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了《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它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倾销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交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轻微的茶税,条例明令禁止殖民地人们贩卖私茶,东印度公司因此垄断了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运销,输入的茶叶价格较私茶居然便宜一半还要多。这个条例引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极大愤怒,因为当时北美殖民地的人们饮用的走私茶占消费量的十分之九,买走私茶的人是相当多。当年的11月,7艘大型商船浩浩荡荡开往殖民地,其中3艘开往波士顿,其他4艘分别开往纽约、查里斯顿和费城,船还没靠岸报纸评论便充满了火药味,纽约、查里斯顿和费城三地的进口商失去了接货的勇气,数以吨计的茶叶不得不再被运回伦敦。而运往波士顿的4艘茶叶,命运更加的惨,1773年的12月16日,塞谬尔、亚当斯率领60名自由之子化妆成印第安人潜入商船,把船上价值约1.5万英镑的342箱茶叶全部倒入大海。

北美人民为什么要拒绝价格便宜的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东印度公司倾销的茶叶虽然比较便宜,但那是为了打压本土的价格倾销,当时的美国人的提倡自由的意愿特别强烈,他们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因为一时价格的便宜打压了本土的茶叶销售,会导致很多的走私和本地种植的茶叶商人无法生存,最终导致茶叶渠道完全落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手中,那时茶叶价格将被操纵,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

而也正因为这次事件,被认为是对殖民政府的挑衅,英国政府派兵镇压,1774年3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惩罚性的法令,即《波士顿港口法》、《马萨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驻营法》。这四项法令通称为"强制法令",规定英军可强行进驻殖民地民宅搜查,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地位,封闭北美最大的港口波士顿港。这些法令明显地剥夺了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权利,激起了他们的联合反抗,直接导致了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拟就呈交英皇的请愿书和抵制英货的法案。1775年4月19日,北美独立战争在列克星敦打响了第一枪。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压迫的地方总是会有起义的呼声,无论是因为什么,历史都是在推动中不断的发展。美国也终于经过长期的战争,挣脱了殖民地的束缚。

历史的事件使波士顿这座城市渡上了更朦胧的一层纱,明明眼里能够看出的是它现世的繁华,但是总不由得让人联想过去的模样。连带着昆西市场,都让人觉得肃然起敬,更加浓郁的存在着历史的厚重。


昆西市场给予我们它现世的繁华

刚刚从小型大巴里下车,每个人都因为六个小时的车程而感到疲惫,对比着喧闹的市场,我们写满丧的表情显得格格不入。

昆西市场的门前挂着一幅巨大的美国国旗,来自各国各地的人们凑成了人头攒动的大街。昆西市场是由亚历山大·帕里斯设计的,最初的建造地点在法尼尔厅以东。1961年,为了重新开发城市滨水地区,波士顿再开发局将昆西市场列入该市的改造计划。与一般的大拆大建不同,该计划没有废弃原先的市场,而是决定对这些建筑进行改造。昆西市场有两层楼高,163米长,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从建筑上看,昆西市场由巨大的传统新英格兰花岗岩建成,有红色的新大学(Red brick)内部围墙。建筑外形呈长方形,在市场的中轴线处有一长廊,长廊上有很多座椅和主要的侧门。有些斑驳的的石面柱,一些琳琅的小摊。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刚进市场的一个拐角处,一个利用几何错位的方法,变幻出色彩的风铃小摊。很多游客都驻足拍照。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昆西市场的美食。铺满芝士的披萨,多重口味构成色彩斑斓又绵延甜腻的冰淇淋,新鲜的龙虾,生蚝,还有很多冒着烟火气的来自各地的小吃。

我们在昆西市场内里的座位上吃晚餐时,旁边有一架以鲜艳色彩为主调的钢琴,上面赫然写着:“play me,i am yours”我不太记得那天换了多少个演奏者将手指在琴键上飞跃,我一直只记得这句温情,又有些浪漫的话语。大概这就是波士顿的魅力吧,让每一个来这儿的游客都有些身心愉悦的享受。用餐时的头顶是圆状似规律的天花板,一圈的彩灯从二楼一直坠穿到一楼。就连用餐的心情都会因为环境的特别,音乐的环绕而感到舒适。

在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大家一起汇聚到了广场一角。手拿一把吉他,温柔的嗓音语调的外国小姐姐,驾起长麦,给我送上了一首道别的歌。聆听的人们毫不掩盖的在对她展示爱慕。漂亮,又善良有感觉的女孩子真的足够的吸引人。这一切都让这个地方变得迷人,有光泽。温柔又无法复制的在我的心上留下了纪念的一脚。


昆西市场给予它我们未来的借鉴

美国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在二战后尤显突出,许多大城市通过中心区建筑遗产的改造,成功解决了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中心区复兴的矛盾,为城市中心区重新注入了活力。美国的建筑遗产保护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昆西市场这个事件,不但反映了美国建筑遗产保护从住宅博物馆、室外博物馆到历史区域和都市复兴的空间扩展,也反映了美国建筑遗产保护从自发运动逐渐走向市场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过程。从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推动力来看,则是以清教伦理为代表的传统价值观逐渐弱化和市场经济导致的世俗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昆西市场就是显著的改造旅游区。保留了历史的建筑,也注入了时代的生机。这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环境建设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在我高中的时候,政治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后山的那些城墙都是上了几百年的历史,但是他现在的衰败从来没有受过我们的注意。如果没有人的提醒我们甚至不曾知道它的可贵。历史建筑不一定全部都是由宏伟来被人记住,也有很多未曾被发现,值得被挖掘的或精致或粗糙的清新。1963年的《威尼斯宪章》确立了现代的遗产保护概念。从《威尼斯宪章》到《内罗毕建议》,《华盛顿宪章》,《墨西哥宪章》再到今日关于大遗址保护的《西安宣言》,人们对于遗产这一概念的意识越来越深刻。而“保护”的定义也变得越来越宽广,不仅仅指继承与将它原封不动的存放。更多的大概是让它变得能让人看到它的历史厚重,也能感到它的现世气息。不会被当代所淘汰,仍然能够被深深记住般。这就是昆西市场留给我们的借鉴,让我们感受到了深刻的建筑文化,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

从波士顿回来至今,没有一个人会忘记它那不同于纽约的面庞。感谢昆西市场给予我的这些感触,深刻的让人无法忘怀。也希望看到这篇总结稿的每一个人都像我们当时去到那个地方的情怀一样,能够有所收获。虽然我不能出色的还原昆西市场的情景,但是我想让这个地方深深的落在记忆里,是愿意二刷的城市没错了。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