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前行,求知者与实践者往往不期而遇。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实践是思想的真理;凡在理论上必须争论的一切,那就干脆用现实生活的时间来解决。在学校完满教育的大背景下,户外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更有利于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子成为“完整的人”;对学生而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能出真知。
为响应学校将完满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导向,我校管理工程系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教研活动的不断创新,鼓励更多学生走出学校,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活动,将校企合作、学科竞赛、教研活动及学生就业等方面有机地结合,开启了师生同步、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重庆蕴丰工程公司是新疆北新路桥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而北新路桥集团隶属于新疆建设兵团第11师——建工师, 作为一家百亿上市国企,坚持“立足疆内、拓展国内,延伸海外”的发展战略,其业务遍及国内20多个省市及海外十几个国家,是真正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2016年,管理工程系与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后,双方多次共同开展了校企高管进课堂、师生顶岗实习进企业、师生进企业参观见习、学生培养模式共同探讨等多项丰富、深入有效的校企合作活动,实现了双赢。
为支持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土木工程学会与广联达软件公司联合举办的BIM毕业设计大赛,重庆蕴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我系参赛团队提供了合川草街御龙湾项目41号住宅楼工程的整套设计图纸。参赛学生在学习图纸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收获,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存在很多疑惑。为配合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学校及系部领导的支持下,管理工程系于2018年4月12日组织了由15名师生组成的代表团,来到了位于合川区草街镇的北新御龙湾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代表团教师由系部工程管理教研室李红艳、刘霖、周冬杨、张红和徐桂霄共5位老师组成,学生队由大三、大四工程管理专业共10名同学组成。其中大四的刘长雨和陈军宇同学还曾在该项目部实习数月。师生代表团一行得到了重庆蕴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及工地项目部人员的热情接待。
本次活动共分为办公室图纸答疑和施工现场实地观摩两个环节。首先,在工地会议室中,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吴淞俊和技术总负责周刚就项目总体情况、质量控制、安全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等各方面为老师和同学们做了简要介绍,让大家对本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重庆蕴丰工程公司设计部的负责人黄富龙工程师也对御龙湾项目的总体规划做了细致深入的讲解。
在大家对御龙湾项目有了一定认识后,项目部人员将本工程的全套设计图纸及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等工程资料分发给各位师生,供大家现场交流学习,进而对项目做进一步了解。同时北新御龙湾项目设计部工程师黄富龙、吉智祥,成本合同部的工程师智德银,以及施工单位负责人吴淞俊、周刚等专业人员就图纸及现场的各类问题积极进行指导。在场的师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热情和兴趣,很快便与现场的工作人员融入到火热的交流氛围中。
大四参加毕业设计大赛的同学们,更是趁此机会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加以扩充,积极向在场的工程师们请教,认真倾听和记录,一步一步解决难题,一点一滴积累经验和知识。大三的同学代表也毫不落后,拿到图纸便认真看了起来,针对其中不懂的地方,积极向在场的老师和工程师请教,加深对图纸的适应和理解,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中,各位老师也与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积极交流,对工程造价的合同管理、招投标模式、工程相关的措施费、保险、税费、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度探讨。会议室一度弥漫着和谐而浓郁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氛围。
理论总是与实践相结合的,那么看图纸也要结合项目实体来学习。接下来,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带好安全帽,随着现场管理人员的引导来到工地实地观摩学习。
一进入工地,最先看到的便是“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等标语,这体现出项目部对安全和质量的重视,“百年大计”尤为重要。
考察团一行来到一幢主体已完、正进行室内装修施工的大楼时,各类保温材料、外墙装饰材料展示墙便出现在了大家眼前。外墙保温是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或挤塑板(XPS)等材料复合而成,现场粘结施工;而外墙装饰所用的涂料是用有机或无机材料来以装饰和保护墙面的一种混合物。老师和工程师耐心为大家讲解这些材料的组成和用途,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随后来到41号楼的地下车库,看到一堆堆材料被整整齐齐地码列着;工人们正在进行墙面抹灰,熟练地进行着每一项工作流程。有规范才会有秩序,如那一堆堆材料一样;有实践才会更有经验,就如工人们一样。可以说,每个工人都是身经百战,都是经过长期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却保有一颗快乐平和的心,并用心经营着那方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快乐”和“小幸福”。
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质量和安全的标准和要求,比如灰缝薄厚、粘接施工、墙体内置钢筋和施工缝处理等等。
结合现场,听着施工管理人员的讲解,我们很快了解了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在施工放线完毕后,由混凝土工进行施工缝处理,处理时先用无齿锯按照墙体边线裁割,然后用钢钎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松散石子剔除,剔凿深度10-15mm,露出密实混凝土,用气泵将灰渣、尘土清理干净;施工缝处理的同时,将预留钢筋上的浮浆清理干净;施工缝处理完毕报质检员进行验收(办预检),合格后才允许进行钢筋绑扎。这一系列的细节工作,都需要精细地进行,这是经验的总结和体现,也是实践的基础。
最后参观的是一个开工不久正进行桩基础施工的工地现场,此时工人们正进行人工配合机械打桩。“万丈高楼平地起”,本着安全、质量第一的原则,基础就是根本,只有打好基础的每一根桩,安全和质量才多了一份保障,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
参观完工地,也就到了分别的时候了。临别前合影留念,也许若干年后历经沧桑,再回忆起当年对建设工程,对工程管理专业保有的最初的美好,那一定是一份难忘的记忆吧。
不知不觉,已过午时,因早晨出发早,一些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就匆匆赶来的师生早已是饥肠辘辘,在热情的施工方接待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来到草街三江交汇处的江边别院,在欣赏合川美景的同时与重庆蕴丰工程公司董事长李强、施工方负责人吴淞俊一同享用了丰盛的午餐,也为我们这次考察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观摩学习结束时,同学们还处在兴奋的情绪里,有人是第一次进工地,有的同学第一次看到真正的蓝图,第一次零距离的与工程管理人员密切交流,第一次真实地看到现场建筑工人辛勤工作的场景。相信这样的活动带给同学们的不只是专业知识的增加,更多的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对未来工作环境的崭新认知,对今后学习目标的树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思索。
“完满之行”在于将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相结合,拓展师生的知识体系。随着教师车队的驶离,本次考察活动也随之结束。这是一次知识结构的拓宽,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开拓视野,完善内在,“读万卷书”的同时不忘“行万里路”,才能让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子不断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成长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全面发展的管理人才。
(管理工程系供稿)
上一条:【安全教育】开拓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我校师生以多种行式参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
下一条:【鱼城研讨】情系海外,弘扬鱼城——“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走进钓鱼城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