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活动走进合川进行钓鱼城专题记录短片的拍摄。此次活动由中宣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摄制的记录短片将在中国和海外播放,旨在借助学界资源做好外宣工作,增进国外青年群体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4月12日,来自南非和巴西的两位青年学生来到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池开智馆长与他们进行了有关钓鱼城历史文化的交流与探讨,并于14日陪同他们前往钓鱼城古战场遗址进行实地拍摄和现场讲解。
“钓鱼城是创造中外战争史奇迹的军事要塞,是改写世界中古历史的英雄名城。它屹立在合川区东城半岛的钓鱼山上,其地当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控扼三江,自古为‘全蜀关键’。”池馆长循循善诱,为外国学生讲述钓鱼城的位置以及历史文化脉络,运用最浅显的言语展现出最不同凡响的钓鱼城。参观博物馆时,一楼展厅站立的宋蒙将士雕像,二楼展示柜的文物,三楼关于钓鱼城古诗词书法、画及文学作品等等,文化之间的差异令他们沉迷于博物馆那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当听到博物馆讲解员和管理员,全部由我校学生担任时,外国学生惊呼并且感叹,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这帮同龄人的祝福。
4月16日,外国青年学生对负责管理博物馆的学生研究员代表进行了采访,四位学生研究员讲述了自己对于钓鱼城之战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于钓鱼城研究会的喜爱。学生研究员李浩详细地讲述了在研究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研究员编写的书籍《我们认知的南宋》——一本以大学生视角讲述南宋历史文化的书籍。本次采访,更多的是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
透过“看中国”,外国青年寻找着自己眼中的中国故事,也寻找着故事中超越语言和信仰、最为心灵相通的部分。透过钓鱼城,外国青年也在寻找自己心中的历史认同感,也寻找着不同历史之间那传奇的、相似的意志和品格。
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任重道远,要让世界知道钓鱼城,就要着眼于青年,着眼于视觉。现在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用我们的语言和力量,用你们的智慧和勤劳,让世界更多‘听到’和‘看到’中国文化的自信来源和新生力量。
撰稿:黄逸冰 高小岚
摄影:秦涵
(钓鱼城研究会供稿)
上一条:【校企合作】探索专业实践 塑造完满人生——记管理工程系师生北新御龙湾项目考察活动
下一条:【双体系】如能一帆风顺,谁愿颠沛流离——双体学员北漂系列报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