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2日来到德国位于黑森州的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学习,3周左右的时间转瞬即逝。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包括学习与生活各方面。
第一次走进德国课堂,是Dr.Namokel教授上的“The Robot Science”—机器人科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分为三个方向:机器人科学、自动化系统、电动化。该课程为该专业方向的重点课程。Namokel教授为人风趣幽默,在课堂上能与学生用心交流。PPT没翻几页,黑板上的板书已经写了好几个版面。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少不了提问和学生的自由回答。虽然没有指定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但是同学们都很踊跃的积极回答。
Dr.Jochen Pischel教授所教的科目是“项目管理”,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模块一“企业管理”,包含了三个课程:企业管理—机构学、项目管理、科技论文撰写技巧。Dr.Jochen Pischel教授教学风格又是与众不同。因为是最后一节复习课,所以教学过程没有使用PPT。也没有翻阅任何书籍,与学生们共同探讨了8个问题,问题的标题工整的写在黑板上。上课的形态更像是个讨论会,老师有意识的指引学生们讨论,各抒己见,课堂以同学们的自由式讨论结束。
除此之外,我也去旁听教师Herbst所教的科目,是属于模块“自动化科技2”中的控制技术(开环控制科技)内容。以及教师Stend所教的科目是数学模块里面的“数学2”。我所了解到的知识点,很多都是国内有过基础的,只是在国外变换了一种表达方式,需要大家灵活处理。
在北黑森技术大学遇到了很多在国内教过的学生,有正准备毕业的、有处于预科阶段的。来到北黑森让我更加了解学生们,我喜欢坐下来和他们聊天。聊天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包括学习、生活及其感情等。有的同学家庭富裕,但是有自己学习方面的烦恼。有的同学由于家庭教育观念不一样,需要自己勤工俭学来养活自己。有的同学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出国后未来的方向发展。很多时候我作为一个聆听者,去听他们的故事。很多时候我在感叹,他们在国外可以独当一面已经算是一种成长了。周末的时候同学们热情地邀请我吃饭,在国外能吃到地道的中国菜真的不容易,并且这些菜肴都是学生自己做的,如果家长们看到平时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小姐和公子哥们,在国外有这般超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估计也是很欣慰的。
时间飞逝,在国外培训学习的日子即将结束。最后一天,和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的校长Zilling教授告别。亲切、有气质、有魄力这是我对校长的总体印象。和校长小聊发现原来校长的生日和中国的农历新年是同一天,我对校长说“Welcome to China”欢迎Zilling教授能来中国过生日过年。告别同学,告别校长,告别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在这里,我很感谢重庆邮电大学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各位领导以及老师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的留学生和老师们提供的帮助,谢谢大家!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 周平/文)
上一条:【国际交流】德国日常之车与人
下一条:【国际交流】海德堡SRH求学之旅漫游记之六——走马观花看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