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作为文化产物,承载的并不仅仅只是一门技艺,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临近期末,为了让同学们在繁重的复习之余放松心态,DIY手工协会于12月9日在2105教室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帮助同学们在动手制作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同学们着手研究制作纸杯灯笼的材料)
本次DIY手工协会的教学内容是制作纸杯灯笼。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灯笼在唐朝唐明皇时期象征安康幸福,在东汉又与佛教相关联,而在神话传说里灯笼成就的常常都是美丽的结局。此次制作纸杯灯笼不仅可以训练同学们的专注力、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加同学们与他人的交流,提高动手能力还能让同学们走进历史,了解灯笼的重要寓意。
(社长深度讲解纸杯灯笼教程)
“先用剪刀把其中的一个小纸杯剪成均匀的条状,把另外一个小纸杯的底座剪下来,用于接下来的灯座。”社长一边讲解制作纸杯灯笼的步骤一边向同学们示范制作技巧“再用木签或者剪刀,把纸杯的底部中心转取一个小洞,将红丝带和红绳分别穿进小孔,打上结。最后在两个纸杯的下部黏一圈双面胶,将杯底和杯面粘在一起,再把红丝带围着杯底裹上一圈。”
手工制作看似简单,步骤却并不简略,这需要学习者积极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仔细的观察和模仿的耐心。同学们第一次制作纸杯灯笼难免会出点小差错,比如不小心将杯底和杯面黏错位置又或者将成品的形状做错,但没有一位同学气馁,大家相互探讨,互帮互助,都竭力将自己的作品做到最好。
(同学们开始尝试着动手制作)
一段丝带、一支木签、一条红绳、一节胶带、两只纸杯,这些看似简单的材料,却能让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材料虽然简陋,我们也可以让它们成为一件件艺术品;灯笼虽然小巧,我们也可以在上面尽情施展才华。也许同学们的作品与专业的制作相比稍显逊色,但不置可否,在社长的悉心教导下,同学们用心投入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最优秀的。
(同学们在活动中合作探讨,细心完成各自作品)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树的影子渐渐西斜,窗外的月亮爬上了半空,校园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纸杯灯笼的制作也接近尾声。
唐代的张萧远曾言:“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灯笼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它所承载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象征团圆美满,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盏指示灯,导引我们归途。
愿所有同学都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坚持自我,不忘初心。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制作一盏小灯笼,让它引领我们成长的道路。
(活动结束社团所有成员合影留念)
(撰稿:王凤英 魏若荣 摄影:罗升旭)
(团委供稿)
上一条:【文学周】读写年华,直面新星 ——记“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大奖得主与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生面对面
下一条:020期|书院印象:你的‘纠结’我来辩—记“鱼城思辨者”之微辩论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