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院学科基础教研室围绕“狠抓新时代本科教育”这一思想展开研讨活动。旨在积极推动我校电子电路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方法创新,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院学科基础教研室一直以来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出发点,从源头解决,认真探索教学改革方法。
2018年10月31日,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学科基础教研室在4201教室开展电子技术仿真教学研讨及经验交流会,我院著名教授毛期俭老师莅临指导,学科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参会。研讨交流会上老师们共享经验,内容丰富。
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是以理论课教学、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构成。传统的理论课教学过于注重原理分析、公式推导,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难于理解。为提高教学效率,常常需要配合演示实验,但准备演示实验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且成本较高,并且将多种仪器搬到教室,也会使用不便,演示操作过程,还会占用大量时间,大大地影响教学进度。鉴于此,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结合理论教学的进程,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子电路实践和电路设计的仿真,作为教学的补充,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又能确保课程实验电路参数的正确性,还为设计者免除了 “制作-修改-再制作-再修改”的重复劳动。
基于以上理念,我院学科基础教研室江老师将电子仿真技术的研究融入在长期的教学当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在仿真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此同时,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学院的教学成果奖。从江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可看出,仿真入课堂增强课堂了的趣味与互动,有利于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次会议中,江宝安老师以“基于ORCAD-Capture的电子技术仿真”为主题进行经验交流。江宝安老师将此项技术的设计原理、实践应用和使用经验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学科基础教研室全体老师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江老师讲授的内容得到参会老师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将在自己授课中进一步尝试电路仿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应用。
目前,我院学科基础教研室已计划将在所属课程中引入电路仿真,将对电路仿真的要求写进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组建由江宝安老师领头的电路仿真教学研究工作组,建设与课程配套的电路仿真案例库,切实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毛期俭教授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学院内各教研室应认真学习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会议精神多多展开各种形式各类有益教学内容的研讨会议。
(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中德之窗】孤注一掷求学海德堡,背水一战圆梦德意志——记2016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驱动学课程
下一条:【暑期留学总结-连载十一】学在伯克利,圆梦加州——李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