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教研活动】钓鱼城溯流怀古,古垒英雄气犹生——创意写作作家班儿童文学工坊、创意写作团钓鱼城采风实践写作课

2022-04-18

“各位亲同:原本2个周日晚的4节课合到周日全天上,本周我们去钓鱼城上采风实践写作课。”接到这个通知,儿童文学工坊的学生们都快活得想要飞起了,一方面前期疫情封校的严格管理,大家眼睁睁地看着人间四月芳菲季,却无法领略自然生态之美、阳光之美;另一方面作为热爱写作的他们,对于导师毕然一直强调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书”的理念非常认同,渴望找机会在行走中寻找写作的灵感。

早七点,2021级创意写作作家班儿童文学工坊和创意写作团的同学们准时与儿童文学工坊导师作家毕然老师、《故事写作》的授课老师杨玥老师,在缤果城天桥下集合,在晨曦四射中,开启了钓鱼城采风之旅。

在去钓鱼城之前,毕然老师布置了让大家了解钓鱼城的历史文化资料,并且交待出行注意事项和路线规划,以确保大家安全到达并带着写作任务去钓鱼城。同学们分成6个小组,大家相互照应,从学校出发前往距离校区约15公里的国家级4A景区——钓鱼城。

早晨阳光正好,温度适宜,师生们来到了传说中的钓鱼城——一座改变世界中古历史的英雄之城。阳光透过树叶散落在石板路上,形成的“丁达尔效应”让同学们不由得惊呼,不自觉拿出手机拍照。而毕然老师在拍下挂着晶莹露珠的叶片时,欣喜地说:“我的一篇在此童话诞生了。”

走在通往山尖的青石板阶梯,高高的阶梯不见终点,颇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树木葳蕤,眼前一片翠绿,空气清新,高大的蓝花楹树上开出紫色花朵,在林木间显得格外的悦目,空气中弥散着花香、草叶香。毕然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认识经过的每一株植物,每一朵花儿,不认识的还交代大家在识花软件中寻找,再分享给大家。

大家一路说说笑笑,达到钓鱼城八座城门之一的奇胜门,这座七百多年的历史遗迹,据说清代时期的合州人在原址上对奇胜门进行了重修。2009年,国家文物局抢救性维修“两券一过道”的石券拱城门,再次按照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重建了城楼。

在奇胜门楼上远眺,钓鱼城对岸的江面、田野、林木尽收眼底。在坚固的城垛上行走,回想着七百年前一场惨烈的生死之战。城下的地势利于攻城一方结集,故为蒙元军队攻克钓鱼城的目标,这里是钓鱼城36年保卫战中攻守双方激烈争夺之地。

经过大天池,湖面如镜子般清澈,映衬着天空、云朵和草木,有肥硕的鱼儿“扑通”一声跃出水面,像是好奇大家的到来。据说当年南宋守城将领张珏曾命人从大天池中叼取30斤的鱼,送入蒙军帐中,以证明城中粮食富足,明示守城将士军民一心守城的决心。

沿着石板路往前走,眼前是范家堰考古现场——钓鱼城南宋衙署遗址,大家站在被铁网拦阻的地方,隔着围栏查看范家堰考古现场,毕然老师为同学们介绍钓鱼城范家堰遗址的情况,大家被这个考古发现中的种种谜题及悬疑性吸引了,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心里隐隐萌发。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也热了起来,但并没有阻挡同学们探险行走的热情,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边走边看。有的同学被路边的植物吸引了,一边拍照一边查阅不认识花朵树木的资料,几个小伙伴围在在一起试吃三叶草的根茎,那微酸的滋味新鲜而愉悦;有的同学在城墙上研究探讨、推演兵临城下的保卫战;毕然老师和助教们注意到在范家堰考古现场门前有一井坑,岩石壁上爬满绿色植物,可以看到这口井与城外的江水互通互流。

大家在一个挂着红灯笼的长亭休息,在这里感受微风,听着声声鸟啼,观赏着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的小鱼。池塘边有一排小竹丛,竹丛下冒出些许青嫩的小竹笋,有同学好奇地捏住笋尖,转圈晃动,将周边的土弄松,拔起,即获得一个鲜鲜的小竹笋;还有同学用午餐面包喂鱼,看着那些红色鱼群聚而散、散而聚为食忙碌,沐浴阳光,享受这久违的惬意;还有同学则将钓鱼城的历史文化故事分享在QQ群里,方便大家查阅,了解钓鱼城。

随后,毕然老师让大家自由活动,带着写作目地去探寻钓鱼城。

响午时分,太阳高悬,绿意葱然的钓鱼城,有轻盈的风拂过,大家汇聚在古色古香的长亭,一起享用自备的干粮,在户外聚餐。午餐的嘴是不寂寞的,每个人心也因那一颗颗小小的糖果、面包、水果的分享而备感温暖。

餐后,大家开始了课堂讨论,同学们都很想知道在上午的采风探寻中会有哪些不同寻常的感受,有没有突然被激发的写作灵感和即将可能写出的新故事?不可否认,钓鱼城这样一座博大深厚的自然历史文化之城,一定会带给创作者写作灵感的,然而创作一个完整而有新意的高质量作品是有难度的,不知道其他同学又是如何面对此问题的?有多年创作经验毕然老师又将会教授同学们怎样的知识和经验?大家在期待中开启了户外课程。

首先,毕然老师让每个同学分享自己上午在户外行走、采风的感受,丁彦戎说:“如果不是上实践写作采风课,真不知道重庆还有这样一个历史文化深厚、自然风光秀美的地方;如果不是上实践写作采风课,可能就会躺在寝室里刷手机。而在山水绿茵的行走中,自觉心灵被自然净化了,感受细腻而丰富,在这阳光、绿意中,以往封闭的阴霾和抑郁一挥而散,内心似乎有一种被治愈和苏醒的感觉。”

对钓鱼城历史文化原本就有所了解的何敏同学,去年刚入校不久,就在“秋老虎”炎热的天气下,独自来钓鱼城寻访,她讲述了一段钓鱼城感人至深的历史:七百年前,钓鱼城南宋将士为保全百姓又为自身名节,在守城三十六年后不得已出城投降,最后壮烈牺牲,这段悲壮的守城历史终结了南宋政权,改变了世界中古历史格局,荡气回肠的故事让听者无限感概。

助教黄仙进学长和唐正学长从几次对钓鱼城的观察和寻访,并结合掌握的资料分析钓鱼城保卫战,这坚忍不拔的三十六年,最终出城投降的原因。总结有三点:一是钓鱼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导致钓鱼城具备易守难攻的特点;二是设施齐全,南宋拥有强大的军事作战能力和保国守城的士气;三是天气原因,大旱天灾,最终要保全民众,主将才不得已选择投降。唐正感叹惋惜:若没有这场大旱,或许钓鱼城能守城更久。在如此静美安好的山水风景中,埋藏着如此沉重血腥、金戈铁马的一段历史风云,战争换来的和平才会显得如此弥足珍贵。

向旗鑫同学灵感大发,他说已经想好故事梗概,在他看到钓鱼城城门、遗址、林木花草及宛如水墨画般的江水,听着英雄之城钓鱼城的历史故事,受到了启发。三十六年,生命在这个时间段,孕育、诞生、长大、成人、为人父母,而在钓鱼城出生的孩子,一出生就在如此险恶的外围环境中历练,经过你死我活、箭林弹雨的磨难,他只能选择打仗、战争、保家、保全性命,别无选择,那么一个将士在对国家与爱人之间又可以做出什么抉择?小家与大家该如何兼顾又该如何取舍?向旗鑫的故事引起了师生的掌声。

同学们的发言,毕然老师作了一一回应和小结:“作为文学写作的教师,我每年都会带学生上钓鱼城采风,在山水、自然、行走间上实践写作课。钓鱼城不仅是个旅游资源、人文历史丰富的景区,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这里是个宝藏级的素材库,有神话传说、民谣、民间故事,有历史遗存、宗教见证、战争遗痕,同时还有天然广博的自然博物资料,而写作的灵感有可能就在行走中被一朵花、一阵风、一米阳光唤醒。当然,在行走前必不可少的要多做功课,搜集了解相关资料、带着写作的意识,才能让自己很快地进入创作维度中。在行走中为获取必要的信息,采访沟通技巧的掌握也很重要。”毕然老师的启发让大家进入深思。而杨玥老师则从一个问题,一个奇思妙想出发,拓展思路,打开想象力,站在新的角度,去创作新意的故事,并为大家推荐许多值得学习一看的文章。

下午,大家在满满的收获中,顺原路下山。钓鱼城虽然是古战场遗址,经历风云际会,却在大家眼前呈现出一副处变不惊、山水秀美、岁月静好的模样。战争与和平,是个永恒的话题。当你走进钓鱼城,会感叹浩瀚的历史之书,磅礴的地理之奇,体会和平安宁生活的可贵。

随着与这青山绿水的告别,钓鱼城采风的实践写作课收尾了。同学们都期待着下一次奇妙而快乐的采风之旅。



撰稿:刘微

摄图:赵闯、潘茹鑫、陈渝等

(创意写作作家班儿童文学工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