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夜晚降临,作家班非虚构工坊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的热情来到北山斋D201教室,教室桌椅一改往常的摆放,而是一个在中心摆成长条状,上面放着琳琅满目的各种美食,种种现象表明今天的课不寻常哦!
是的,这是本届作家班最后一课!几分兴奋,几分伤感,还有几分是对未来的憧憬。
“今天我们进行一次小说创作谈,谈我们一年来创作的心路历程,谈一谈我们在创作中的喜怒哀乐,谈一谈我们写作灵感的来源,我们又如何把一个立意转换成为一篇小说的,还要谈一谈我们真正浸入到作品中的角色参与感。我们要像真正的作家一样,把成为作家的所有模拟程序走完。”萧婷婷老师面带微笑说道。
今日这种别开生面的“上课”形式让大家惊喜十足,分享的顺序是按照座位的顺序来,大家手上拿着自己最终的期末考查作业,围在一起,吃着零食,谈自己的期末小说的创作历程以及自己这一学期的收获。
作家是有着一种自豪感的,那就是提起自己的作品时无比骄傲,无论完成得如何,在拿着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在座的各位同学都自信满满。
“我写的故事是根据我身边人改编的,所以在写的时候不忍心让他们经历磨难,整个小说就显得非常平”,面对同学的这一创作疑惑,萧老师给了非常贴心的解答,创作中的人物就像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并不是要给他们刻意的制造磨难和矛盾,要顺其自然,让笔下的人物合理经历应该经历的一切,这样你的小说就会跌宕起伏,具有可读性。
面对自己小说的设置方面,周鑫同学有这样的认识:“最完美的悲剧往往是复杂的”。她谈起自己的作品《单行道》,最为骄傲的就是最后一段的描述:“我曾以为我们一起走过很长的路,原来那不过是一条单行道……”对于这样的分享萧老师评价说:“分享自己优秀的片段时就是自豪骄傲的,这是作家独有的‘自恋’。”
谈起创作的初心,谢涵徐同学这样说:“我因为很喜欢看《白鹿原》这样的影视剧,所以我的小说人物数量很多,大大小小的矛盾时刻在爆发,最后把剧情推向高潮。”赵明涵玉同学说:“我的创作冲动是因为我在医院的一段经历,就想写一个被家暴的女人反抗的故事。”
听完同学们的创作初心,萧老师总结,“作家就是运用技巧将自身感情融入,通过人物、故事表达出来,形成一个绝佳的融合,这就是作家的世界,作家独一份的乐趣。”
接下来,大家分享了自己考进作家班的体验,自己经历过笔试之后,王恒绩老师灵机一动,把面试改成一种特殊的考验,非虚构是非常特殊的,它不仅仅是闭门造车,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从我们非虚构工坊的考试题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如何敲开别人的心门,在这次小考验中,很有多人都收到了来自王老师的电话,就发生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例如面对陌生电话,直接挂掉,还有接通之后怀疑是骗子,直接就说“我不和骗子说话”,种种趣事如今谈起来还是趣味横生,萧老师说,“这就是自己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
谈起创作,有人觉得妙趣多多,但有人就觉得很“苦恼”,故事应该怎么设置,读者喜不喜欢看,笔下的人物有多少看点等,这就是大多数写作者会遇到的问题。
萧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中的问题就在于,写作是有心而发的,并不是生搬硬套,那些笔下的人物统统都有灵魂的,而你就是这灵魂的塑造者,这是作家的乐趣,也是苦旅。
在这个特别的“课堂”中,温情时刻也会萌发,在这样面对面的交谈之中,大家放下了平时上课的紧张感,也不用苦思烦恼这节课的随堂作业应该怎么完成,大家吃吃水果,嗑嗑瓜子,传递着杨梅,这样一来二去,还颇有古人曲水流觞的韵味,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之下,大家也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谈起了自己内心最柔软的情感。
这一学期的朝夕相处,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在周五的晚上会有这样的一种文化盛会,尽管课堂练习时无思路会很痛苦,但更多的是思考创作过后酣畅淋漓的快感,以及师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这其中的来来回回,是精神上的互通,是灵魂上的乐趣!最后,天空已变得墨色如水,这两节课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我们结束了这依依不舍的最后一堂课,并拍了结课大合照,有同学泪流满面。老师安慰大家,文学的江湖不大,我们还会再见!
“希望大家以后无论会不会成为作家,都不要忘记写作。即使不再写作,也能获得因此课而衍生出的其他乐趣。我们学习有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谋生,一是爱好,也许未来你们的人生里,会遇到很多看似无用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带给你的世界,才是支撑你一生的乐趣与找到生命意义所在的精神支点。”萧老师这一段寄语让同学们动容,是的,虽然作家班这一趟旅程结束了,但是未来的写作之路会绵延不断、历久弥新。
撰稿:薛静
(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非虚构工坊)
上一条:【大咖阅读计划】读大咖传记,悟成功之道,育栋梁之才——电子信息教研室举行大咖传记阅读心得交流会
下一条:【社团活动】书香浮动满校园——“阅读让生活更完满”公益阅读推广计划系列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