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17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赛区成绩揭晓,我校在本届竞赛中再次取得优异成绩。我校4支代表队分别获得重庆赛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本次大赛从2017年3月份开始筹备,凝聚了每一位参与人员的心血与汗水。数理教学部与校团委高度重视,在参赛前后全程关注,先后进行两次严格选拔,为的就是能够充分发掘我校一批在此方面热爱并有天分的人才为校争光。在数理教学部与校团委的组织与宣传下,我们意气风发,我们开始征程,120余队报名,共计360余人参与“重庆邮电大学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第一届数学建模校赛”,反响激烈。参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种下希望之种,同学们不断锻炼自己,积极学习数学建模知识,在建模中铸造梦想。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一个月的磨合,最终筛选出24个队,既代表他们,也代表了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指导老师为参赛同学做系统指导)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数学建模是一项非常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它无时无刻不具有碰撞同学们思维火花的魅力,它不可能用一些条条框框规定出各种模型如何具体建立,正因如此,吸引更多同学为之驻足。但一般来说,万变不离其宗,建模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论模型;第二,对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体现数学模型得实用性。建模与计算是数学模型的两大核心,当模型建立后,计算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了,而算法好坏将直接影响运算速度的快慢和答案的优劣,仿佛成败在此一举。教学老师根据竞赛题型特点及前参赛获奖选手的心得体会,找到适合每支队伍所适合的方法,教导参赛队伍熟练使用数学软件(matlab,lingo,spass),并将复杂的数学建模过程以简单易懂的传授给大家,为比赛的绽放蓄势待发。
(老师为参赛同学指导上机练习)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程共三天,每一天都无不让参赛者绷紧神经。本届竞赛的题目都是来自社会、经济、工程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可以说与我们的社会息息相关。每队成员充分发扬精湛的团队精神,在三天时间内独立完成查阅文献、创建数学模型、探索求解方式,编制程序并求出结果,每一步都认真仔细。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运用自身学识的广深度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改进方向,并形成论文提交组委会审评,每一步都努力至臻至善,力求达到完美。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会小,但一群有能力的人汇聚在一起,力量就无可限量。回顾比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参加这类竞赛拼的就是团队的整体水平。建模竞赛对队员有三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数学基础,其次是运用计算机收集资料信息、软件计算,最后还要有规范准确的论文表达能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整个赛程中,每一位参赛人员都携着一份真心对待比赛,同学们从最开始的拿到问题的苦恼到耐心建立问题模型,同学们与指导老师都表现沉着,冷静应战,用能力去证明自己,也让我们为他们对于数学建模的热爱为之感动。
最终我校四支队伍获奖,带给学院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分别是:
2015级工程管理 孙杨 2015级工程管理 王敏 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周玉明
2015级通信工程 蒋柳成 2015级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樊越海 2016级软件工程 白时松
2016级财务管理 谭海琴 2015级物联网工程 乔登辉 2016级软件工程 薛惠文
2015级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沈伟杰 2015级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周香伶 201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屈泽俊
在无数的奋斗过程里,共同作战的队友的相聚与努力,是一种缘分与可贵。而同学们获得这些殊荣离也不开校领导的支持、校团委的关心以及数理教学部老师的辛勤付出。在竞赛现场,数学教学部潘显兵老师鼓励同学们:“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可以激励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通过此项比赛还可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不少经过培训参赛的同学有共同的体会,一次参赛终身受益。”而比赛过程中每一帧参赛选手认真的模样,也将定格在那一刻,珍藏在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发展的过程里!
(数理教学部、团委 供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相逢即有别离,携手展望明天——笛箫协会期末总结交流大会圆满落幕
下一条:【竞技体育】挑战不可知,挑战不可为——记远景学院第四届冬季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