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第一次出国的我怀着激动和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德国。下学期也就是3月份,即将要担任中德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双语课程,这次出国也是学校出资让老师在国外学校培训。由于是第一次一个人出国,内心还是比较忐忑的。飞机飞行十五个小时后,降落在美丽城市——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Frankfurt),正式全名为: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语:Frankfurt am Main),以便与位于德国东部的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德语:Frankfurt an der Oder)相区别。是德国第五大城市,德国乃至欧洲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位于德国西部的黑森州境内,处在莱茵河中部支流美因河的下游。
法兰克福拥有德国最大的航空枢纽、铁路枢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FRA)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和航空运输枢纽之一,也是仅次于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和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的欧洲第三大机场。
一切都是很顺利的,到出海关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出发之前,热心的中德徐瑶老师还在QQ群里提醒着大家,记得要打印德方的邀请函以及保险单,并且要随身携带以免过海关时要检查。我放在了托运行李箱了,但是要过海关边检后才能去领取行李。我递上了护照后,检查员说了句德语“Einladungsschreiben”,我不会德语站在那没反应。后来检察官直接改口说“invitation letter”。我就知道了需要我的邀请函,但是我给他解释了说放在了托运行李里。皱着眉头的检查员说“you made a big mistake”于是我将随身携带的纸质档电子客票行程单找出来给他看。看到我是第一次出国,好心的他最后让我通过了。
由于存在7小时的时差,到达法兰克福时,是当地时间早上5点半。在机场等了2小时后,热心的留学生们来接机。据我了解,和国内不一样在德国是没有接机一说的。也就是说,根据提供的地址需要自行前往的。所以此次德国之行,我是非常幸运的,非常感谢中德学院廖老师提供的帮助。
我要前往的大学——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Diploma Fachhochschule Nordhessen”,位于德国黑森州卡塞尔行政区,所在地的德语全称是“Bad Sooden-Allendorf”。查了一下德语单词,发现“-dorf”这个单词是“村庄”的意思。所以留学生们亲切的称之为“巴村”。
同学们习惯性把进入巴村的大门叫做“凯旋门”,进这个门,就相当于进入了巴村。当天我到达巴村时,天已经黑了。这是第二天照的凯旋门照片,巴村的建筑风格相对于卡塞尔或法兰克福城市更具有乡村欧式特点。下面这些图片就是我拍摄到的当地居民楼,供大家鉴赏!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 周平/文)
上一条:【国际交流】生活感悟
下一条:【国际交流】不一样的德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