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教研室开展了“大咖阅读分享会”,活动由教研室赵星月老师主持。由于目前正值学生毕业之期,《爱彼迎传》中的创业历程,在此时更值得思考,也为就业创业辅导提供思想源泉。在交流过程中,各位老师见仁见智,畅所欲言。
本次阅读分享会有三位老师共同分享了《爱彼迎传》这部关于创业的传奇之作。
党华强老师就创业目标,提及创业要做用户需要的产品,让用户自己讲述体验的乐趣。发现需求,自己的产品和真正的市场需求相匹配,才有可能有用。其次,有价值的不能免费,应该发展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只有钱进来,梦想才可能更进一步,正确的金钱观。要投入市场,在实战中打磨产品,而不是想象。最后,他总结到,创业过程中要积极行动,不能踌躇不前,去想象可能存在的问题。
陈旭老师则在书中开辟了另外一片视野,他主张,学生包括每个人,都应成为终身学习者,毕业只是结束一个阶段的学习,而毕业后 要在实战中去学习。学生就像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说的那样,身处战争或创业中的人只能以最直接的方式去学习。选对信息源,而不是层层被处理过的信息。信息资源可以来自对话者,也可以是阅读经典的书籍。而是应花一半的时间了解谁才是原始信息提供者,即明确谁对某件事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然后只向那个人咨询。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认为“如果选对了信息源,你便能突飞猛进,他的休整的方式就是饱览群书。”
廖春梅老师分享了她读完《爱彼迎传》得到的启示。廖老师讲到布莱恩·切斯基乐于向各大领域的精英请教,喜欢博览群书,他指出选对信息资源很关键。除此之外,他一直保持记笔记的习惯,乐于分享。因此,切斯基之所以这么成功,让爱彼迎广为熟知并不是偶然,他切实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值得我们学习。然后,切斯基、杰比亚和柏思齐三位创始人敢于革自己的命,他们总是不断打破常规,独辟蹊径,勇于创新。最后,廖老师结合自身对“悲观主义者通常是正确的,但改变世界的是乐观主义者”这句话的理解进行了分享。她表示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事物会保持谨慎的态度,但太过谨慎往往又会错失很多的机会。
在三位老师分享之后,教研室的每位老师积极交流探讨,对爱彼迎的发展历程,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了生动地、深度地探讨。
本期阅读分享会是一次深入的阅读体会交流,每位老师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收获颇丰,翘首等待下次的读书分享会。
图文:赵星月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教研室供稿)
上一条:【大咖阅读】齐阅读,共成长——大数据教研室和计算机基础教研室联合开展大咖阅读分享活动
下一条:【中德之窗】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德国工程学院100%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