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为了增加同学们对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的了解,当天下午16时,在综合管理部部长刘娅和副部长胡晓的组织下,钓鱼城研究会全体成员于线上开展“博采众长”5.18国际博物馆日交流会。
交流会伊始,综合管理部部长刘娅进行了简短的开场介绍,“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综合管理部副部长胡晓说明了此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并希望在此次活动中,大家能够积极发言,为博物馆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学习关于博物馆的相关知识。
为了增加交流会的趣味性,激发同学们的兴趣,首先进行了简单的接龙游戏——“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里有什么”。同学们纷纷打开麦克风,争先恐后地参与其中,“宋蒙人物雕塑-书画作品-众多书籍……”
随即进行分享环节,刘娅部长提议同学们分享在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工作的心得或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管理员邓旭分享了自己的意见:“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的设备要经常检修,给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建议博物馆三楼书画展厅的作品进行定时更换……”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管理员兼讲解员张雪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工作心得,对博物馆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同学们的提议,综合管理部部长刘娅详细地进行记录并做出反馈。
第三个环节是“有奖竞答”,针对同学们的知识储备进行的问答环节。综合管理部副部长胡晓进行提问:“世界博物馆日是哪年发起并创立的?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哪个国家成立?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的主题是什么?《清明上河图》现存于哪个博物馆……”同学们踊跃回答,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学到了许多与博物馆相关的知识,更加了解了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提高了在博物馆工作的水平。
本次交流会在一片火热的问答声中接近尾声,两位部长对本次交流会做出总结。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对博物馆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同时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有了新的认识。
(钓鱼城研究会供稿)
上一条:【名家大讲坛】品析历史印迹,传承千古文化
下一条:17期|营地教育:是团队,而不是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