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17位学生研究员在李双雄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文峰古街蓬莱客栈观摩学习葫芦烙画传统工艺。活动期间,研究员们聆听艺术大师的创作之声、欣赏葫芦烙画作品的艺术之美、感悟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魅力。此次活动系学校“爱莲鉴赏家”系列活动之一。
孙浩楠,当代著名画家及现代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多次获奖并被个人收藏,现为甘肃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重庆钓鱼城书画协会会员,2016年获兰州财经大学优秀毕业生。
葫芦是人类种植和利用最早的植物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发现有过种植。葫芦的品种很多,是食和用并存的作物,人们常说的瓢葫芦、长葫芦、葫芦瓜都是桌上的美味佳肴。
“葫芦”谐音“福禄”,是中华文明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们常挂在门口用来驱邪、招宝,小至孩童,老至百岁老翁,见之无不喜爱。就连电视剧中也有赋予以多能和神话的功效。这也是葫芦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葫芦烙画的工艺主要有外热式,直热式和内热式三种。葫芦烙画对工具的掌握熟悉程度要求很高,温度过高容易把葫芦烙一个洞,温度太低又不容易把画烙上去。浩楠老师在现场给我们展示了葫芦烙画技艺,烙画动作自然流畅,眼神专注认真,我们不仅见识了老师精湛的烙画技艺,同时也深深意识到高超技艺的背后是专注和经验的积累。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供稿)
上一条:【淬炼领导力】风起云涌 人人出动——记“淬炼”领导力课程
下一条:171期|书院印象:浩楠葫说·缘聚蓬莱——【爱莲鉴赏家】第七期葫芦烙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