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花果书院育人功能,使专业教育、商科教育、通识教育与完满教育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实现育人功能“1+1>2”,11月,花果书院与各学业导师(团队)不断加深融合,同频共振,持续推进学业导师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6个学业导师(团队)相继开展“漫路新征程”主题沙龙、“青春思索”主题沙龙、小教师成长记、守护青禾志愿服务、花果演说家-锻声计划等活动十余次。
致力女童保护,打造志愿品牌
11月3日,由通识教学部学业导师杨倩老师牵头的守护青禾志愿服务项目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签约合作。作为通识教学部与花果书院共同孵化的学业导师项目,守护青禾志愿服务项目主要负责对招募的校内师生进行志愿者培训,组织学生参与总部考核,成为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并组织志愿者开展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普及、提高儿童的防范意识。截止目前,守护青禾支队已在书院累计开展培训10次,培养志愿者讲师共计23名,他们也将成为这个社会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的火种,而新一批的学生又会在他们走过的路上奔跑起来。
创新党史教育,不忘峥嵘岁月
11月10日、24日,思政教学部学业导师团队分别以“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纪念长征胜利85周年”、“坚守初心永向前,不负韶华勇追梦”在多功能活动室成功开展“青春思索”主题沙龙第28、29期。活动通过观看《重走长征路》、《党史的历程》,讲述长征路上的动人故事,党史诗歌朗诵,党史趣味问答等内容让同学们通过活动进一步接受党史教育熏陶,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四个伟大成就的来之不易,成功调动起了同学们党史学习的积极性。
镜头记录瞬间,聚焦校园之美
11月16日中午,文化创意工作室、视觉温度工作室的6位学业导师与花果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的同学们在大型会议室就微视频制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秦琦琅老师通过分享一段优秀的个人作品向同学们讲解了非专业学生拍摄微视频需要注意的几点建议,让同学们对微视频拍摄的技术有了一定了解,激发了广大同学对微视频制作的热情。
明晰职业规划,提升“教师”技能
11月19日、26日,“小教师成长记”第4、5期在演讲培训室顺利开展。通识教学部向小雪老师、陈明波老师以“备好一堂课之教学设计”为主题给同学们带来了满满干货,引导准教师们学会如何去进行教学设计,也为同学们考取教师资格证中的试讲环节通关打“call”。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杜春梅老师、通识教学部陈春彦老师也来现场助力,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通过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熟练了教学技能,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也有了更好的规划。
提升语言功底,锻造优美声线
11月21日,由团委肖哲老师牵头的“花果演说家-锻声计划”第4期在大型会议室开展。此次活动邀请到了外国语学院艺术团团长滕艳姿同学作为主讲人,为同学们讲解关于主持方面的技巧。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对如何更好的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理解了通过声音去表达自己、感染他人的意义所在。
绘画写作联动,促进合作双赢
11月25日,王芳老师带领文化创意工作室团队与毕然老师带领的廊桥书院创意写作团队进行了一次关于“写”与“绘”的作品联动交流会,充分挖掘各团队的优势,积极摸索“故事引导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反哺故事情感”的双赢合作模式。以绘画和编排技能为手段,实现故事与魁星的美化,提升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探索学生相互之间实践切磋的良性循环模式。
花果书院通过与学业导师积极联动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更多元化的平台与资源。未来,花果书院将持续推进融合新举措,深耕细作,与学业导师一道积极探索,将书院育人工作“焕新提质”。
花果书院、团委、艺术传媒学院、思政教学部、通识教学部联合供稿
书院部转稿
上一条:【教研活动】文和友的“怀旧牌”,还能打多久?—— 品牌数字化广告传播教学研修工作室主题沙龙记
下一条:我校“指尖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小程序在2021中国(重庆)国际物联网创新大赛荣获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