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冬至时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18年度总结酒会在北山书院非遗传习基地顺利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老师、全体学生研究员以及华韵汉服社、茶学社、古筝社、笛箫协会、书画社共100余人欢聚一堂,共享盛会。
酒会伊始,非遗中心彭伟老师围绕中心学生研究员培养方案,从非遗课堂的理论教学、田野调查的实践教学、非遗工场的技艺传习等三个方面,对2018年非遗中心所展开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中心以学生研究员为主体,专业老师为主导,通过“请进”与“走出”的双向互动形式,引导学生研究员们积极参与非遗实践教学活动,参观巴渝农耕文化展览馆、彭勇根雕博物馆,合川峡砚制作技艺、传统刺绣技艺学习等,让学生研究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希望学生研究们怀着对非遗的热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非遗研究会代丽娟主席从非遗教学活动的组织、参与角度指出,学生研究员们在2018年的活动参与过程中,大多数研究员积极参与活动,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参与积极性不够,缺乏纪律性。在活动组织协调上,研究员、部门之间反馈信息不及时,出现信息传达时有滞后现象。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大家应注重细节,着眼大局,期待研究员们积极参与进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酒会期间,华韵汉服社带来《山鬼》舞蹈,优美舞姿让同学们流连忘返;茶学社的茶艺表演与书法协会的笔墨艺术,在主持人的冬至习俗知识讲解中相得益彰;笛箫协会的多人合奏,音韵悠游柔转,悦耳动听;古筝社的铮铮琴声,动人心魄,意境燎原。
非遗研究员们的多才多艺表演,让人难以忘却,独唱《红豆》、创意小品《墨攻》、舞蹈《华尔兹》、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与《骄傲的少年》以及游戏互动与礼物互换环节,在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增强了研究员们的交流与团队写作意识,提升部门凝聚力。
酒会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我们学到了很多,了解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了雕刻峡砚;感受了百年老店君临旗袍的魅力;见证了根雕艺术;体验了中国传统刺绣的技艺等。时光荏苒,感谢遇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供稿)
上一条:【艺术修养】心迎新 路同行——大数据与软件学院迎“双新”文艺晚会暨第十五届大学生荣誉周表彰大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烽火狼烟,一战成名”——第三届校园桌面游戏竞技大赛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