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7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举办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CCKS)”研究生暑期学校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均斋报告厅举行。太阳澳门集团网站电影评论中心骨干教师吴安诺、钟家治赴京全程参与,开启了一场为期四天、聚焦电影学术与科技前沿的深度研修之旅。
本次暑期学校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课程设置直击学术热点与产业变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道新开讲“批判性数字人文与‘泛在学术’的可能性”,探讨数字时代电影研究新范式;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展望“AI影像与电影未来”;华盛顿大学教授柏右铭则带来对“人工智能与21世纪电影终结焦虑”的深刻剖析。此外,陈刚教授解读“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重塑”,陈涛教授以数字人文视角重审红色经典电影,朱本军研究员探讨AI在电影资料整理与知识抽取中的实践难题。课程还覆盖了影人年谱编纂新方法(陈接峰、谭文鑫)、AI时代的电影史研究趋势(檀秋文)、计量电影学软件应用(李春芳)、角色互动分析技术(栾凌菲)、AI算法在电影分析中的应用(薄一航)及CCKS平台整合实践(易婧)等前沿领域,构建了一场关于电影、科技与人文交叉融合的思想盛宴。
吴安诺老师在研修后表示:“作为正式学员参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CCKS的第三期培训,这份期待已久的邀约,让七月的燕园不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而将成为滋养我学术生命、教学之路的又一片沃土。”钟家治老师则对前沿课程印象深刻:“从数字人文到电影计量,从大数据算法到产业数字化转型,从影人年谱编纂到人工智能赋能,置身于这场聚焦数智时代电影学转型的‘头脑风暴’中心,我的学术视野被强力拓展与重塑。”
电影评论中心始终致力于提升师资学术素养,此次骨干教师参与北大高规格暑期学校,是中心积极对接学术前沿、赋能教学与竞赛的重要举措。吴安诺、钟家治老师表示,此行收获的丰厚学术给养与前沿技术视野,将直接融入电影通识课程教学与影评赛事指导工作,为电影评论中心影评育人体系注入更强大的学术动能与创新活力,为践行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模式做出新的贡献。
图文:钟家治、吴安诺
(电影评论中心供稿)
上一条:【新商科】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商科教育期末总结会议
下一条:【心理动态】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在2025年重庆市第三届“心起点·心征程·心未来”高校心理育人优质资源征集活动中荣获心理微课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