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议概况:锚定教育初心,凝聚育人共识
2025年6月18日,计算机学院在勇者楼301会议室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议,深入学习彭鸿斌董事长《一个人的路途也不会孤独》系列讲话精神。会议由学院向碧群副院长主持,全体专任教师参会。会议围绕“教育使命与时代担当”、“工科教育与通识融合”、“AI时代的育人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旨在将董事长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
2、精神传达:从教育理念到实践蓝图
向碧群副院长首先带领全体教师精读讲话原文,重点解读三大核心思想:
教育本质的辩证思考:针对“文科考生减少”的趋势,董事长强调“文科与理工科同等重要”,提出“50%工科、25%艺术、25%非工科”的综合性专业布局,打破“就业功利化”迷思,强调“就业是教育卓越的副产品”。
AI时代的教育突围:面对技术迭代,董事长提出“砖头胜过鼠标”的“在场性”教育理念,指出“完满教育”(营地教育、艺术实践、竞技体育等)是对抗青少年抑郁、培育“不可被AI替代的素质”的关键。
教育者的生命叙事:以祖父“彭烟客”的商船故事为引,董事长将个人经历与教育使命结合,提出“教育即修行”,强调教师应在学生成长中实现生命价值的延续。
3、热议环节:工科视角下的教育创新思辨
与会教师结合计算机学科特色展开热烈讨论:
专业与通识的融合路径:杨华老师提出,可在编程课程中融入科技伦理案例,在项目实践中嵌入团队协作模块,将董事长“工科与艺术体育并重”的理念落实到课程设计中。
“在场性”教育的工科实践:王强老师分享了将“双体系”教学、实验室协作项目与“完满教育”结合的经验,如通过“编程马拉松”团队竞赛、科技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共情力。
对抗“数字孤独”的教育策略:吴玉娟、李余等教师针对高中生抑郁数据,教师们探讨了如何通过“代码之外的课堂”——如组织机器人社团、AI艺术工作坊等,让学生在现实协作中打破“屏幕茧房”。
4、总结部署:以理念为炬,照亮育人征程
向碧群副院长在总结中强调:“董事长的讲话为我们勾勒了‘技术为器、人文为魂’的教育蓝图。作为工科院系,我们既要夯实学生的编程能力、算法思维等‘硬技能’,更要通过书院制、创意写作等通识教育,培育学生的批判思维与人文情怀。”会议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
1. 各教研室需结合讲话精神,修订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增设“科技与人文”交叉课程;
2. 启动“AI+完满教育”创新项目,探索编程教学与艺术、体育模块的融合模式;
3. 开展“教师育人修行计划”,鼓励教师将个人成长经历融入教学案例,践行“教育即修行”的理念。
此次学习会议如同一盏明灯,让计算机学院教师在技术狂奔的时代重新锚定教育的本质。正如董事长所言:“我们是发光的火炬,在迷茫的暗夜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未来,学院将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在工科教育中坚守“人的在场”,让每个学生在技术与人文的滋养中,走出不孤独的成长之路。
供稿单位:计算机学院
供稿人:罗鹏
图片:罗鹏
时间:2025年6月18日
上一条:【品宣动态】奶奶的鞠躬落泪是对学校最大的鼓励——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倾心育人,不负信任
下一条:【影评动态】电影评论中心斩获重庆市“大思政课”优秀案例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