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通识教育】跨学科实践谋创新,立体化教学促成长——记綦江博物馆社会实践

2025-05-20

为深化学生跨学科思维培养,厚植地方文化传承根基,5月18日綦江校区通识教学部张晟、郑玲玲、谭松林三位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綦江博物馆,以《信息技术与社会》《幸福课》《古典音乐入门》三门通识课程为载体,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实景教学与文物对话的创新模式,构建起多维度知识融合的创新教育场景。

抵达博物馆后,綦江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郭嗣玉在博物馆学堂为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师生讲述了创馆历程。馆内珍藏的汉代画像砖、明清时期民间工艺品以及綦江恐龙化石等珍贵文物,不仅见证了綦江悠久的历史文脉,更为研究巴渝地区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通过郭主任的专业讲解,师生们对綦江的历史文化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知。

接着,张晟老师从《信息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出发,引导同学们思考现代信息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如运用三维扫描、数字建模等前沿技术对考古发现进行精准记录,并建立数字化档案库。同学们也针对“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平衡文物保护与信息开放”这一热点议题提出了更多思考,比如利用现代科技应用掌握鉴赏文物的信息,通过使用人工智能识别APP,只需语音输入文物名称即可实时获取相关背景资料。这种智能化的观展方式不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传承带来的革新力量,也增强了观展体验。

随后,谭松林老师则结合《古典音乐入门》,带领同学们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音乐鉴赏”之旅。他引导同学们思考:“如果这些文物会说话,它们会吟唱怎样的旋律?”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文物的艺术特征,谭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相应时代的音乐风格特点,并让同学们思考与文物年代相契合的古典乐曲片段。并在“永城吹打”主题展板中:让同学们在这次实践中深入地了解古典音乐严谨和声体系,永城吹打以唢呐为主要乐器,通过自由奔放的即兴演奏,生动演绎着婚丧嫁娶的民间百态。学生们注意到展柜中陈列的笙管笛箫与课堂上讲到的西方管弦乐器在形态和结构上有一定差异,谭老师顺势引导:“如果说西方音乐和乐器是精心雕琢的建筑,那么像永城吹打这样的中国民间音乐和器乐则更像是随性生长的民俗画卷。”

最后,郑玲玲老师结合《幸福课》,以“发现文化中的幸福密码”为主题,利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引导学生思考,带领同学们用心感受博物馆之旅。同学们发现,观赏恐龙化石时的新奇震撼、聆听红军故事的敬佩感动、俯瞰綦河美景的宁静舒畅,这些特别的体验正是幸福感的来源。郑老师结合心理学研究指出,大家在探访博物馆的过程中,不仅能实现文化交流与传承,还能通过情感共鸣强化群体认同,使大家获得身心方面的充实感与愉悦感。此时大家已经走到博物馆的最高处,瞭望着綦江老城,那些被激活的历史温度、传递的文化脉搏,正悄然转化为对脚下土地的眷恋。

此次綦江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构建了跨学科学习场域,通过《信息技术与社会》《幸福课》《古典音乐入门》等课程的多元视角,引导学生开展沉浸式课外实践。学生通过操作AI解说系统,切身感受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承的革新作用;在音乐鉴赏部分,学生通过比对文物特征与同时代古典乐曲,领悟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学生们互相分享从文物中获得的情感共鸣,深入理解文化体验与心理幸福感的内在联系。本次“科技+艺术+人文”的跨学科实践探索,既实现了通识课程与社会资源的有效对接,又系统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通识素养。

学生感悟:

今天张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信息技术应用于文物数据的采集和保护是很有意义的。 而且通过使用豆包APP询问AI让我了解文物的历史更加生动。我以后要用好技术,传承文化,守护历史。

——2022级数字经济6班罗建路

谭老师结合永城吹打的讲解令我深受震撼,其民俗旋律与独特演奏形式令人仿若置身民间音乐盛宴。我怀着小组制作的银饰琵琶文创工艺品,深受触动。受其启发并参考谭老师的修改建议,我们决定对音乐文创工艺品进行二次优化,深度融合永城吹打精髓与现代西洋元素,坚定走在传承与发扬中国民间音乐的道路上。

——2024级戏剧影视文学2班温婧

在郑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关注自己在观赏文物、欣赏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并了解到分享对于获得幸福感的积极意义。本次博物馆之旅,让我深受触动,不仅收获了知识,让我对于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志向1班苏晓樱



图文:谭松林、郑玲玲、张晟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