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由我不由天,是真的吗?”2日晚上,仁者楼407,创意写作学院段瑶老师正在讲《命运》这一课。时已深冬,天气却不像前几日那么寒冷,教室里的学生,井然有序地按分组固定座位,以便讨论。命运是一个很宏大的词语,在有限的90分钟内,能让学生领悟吗?
迎着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段瑶老师成竹在胸。
段老师首先请同学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马上有个叫孟佳的同学站起来, 很流利地说出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段老师笑得春风满面,表扬孟佳后,用一则小寓言《运盐的驴子》作为本课的导入:
“有一头驴子驮着一包盐过河,一不小心在河里面摔倒了,当它从河里起来后,发现驮物变轻了,因为盐已经溶化了一大半,背上的货物变轻了,驴子很高兴。”
“几天后,驴子又驮着一包货物过河,它却故意跌倒,但这次的货物瞬间变重了,驴子差点被重物压死,原来它驮的是会吸水的棉花。”
段老师提问:“同学们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驴子前后命运的改变?是好命还是坏命?”同学们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说是好命,有的同学说是坏命,有名男生说:“货物变重了也是好命,因为磨砺了它的意志。”这样的解读得到了段老师的表扬,最后总结说,命运的刺激性就是因为难以琢磨,我们要学会辩证看待,就像我们写作中人物的命运也是一样的。段老师调侃道,不过,我们如果不好好学习,很难是个好命哦。
段老师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概述后,紧接着让同学们进行故事训练,先在纸上写出如下问题的答案:“你喜欢冒险吗?你的好奇心强吗?有危险时,你选择逃避还是勇敢面对?”然后段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她课前设定的情境中,让第一个同学选择展开一个情节,同时给下一位同学留下难题,依次循环往复,直到交代出人物命运方可停止。
这个问题目标明确,旨在让同学们体会性格如何影响人物命运,同时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每一个组都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的方式同学们很感兴趣,很快投入到讨论中,而且这样的“密道”练习题是贴近学生年龄的,能激发他们的创意创新思维。
饶有趣味的探险引发的命运归宿,这个故事训练题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李俊杰同学说:“这个练习让我脑洞大开,没想到同学的思路会这么清奇,小组之间的配合很好。”旁边的罗欢同学说:“我喜欢上段老师的课就是因为不死板,总能让我学到不一样的思考方式,让我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能一改俗套的定式思维。”借用这个小练习,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故事命运的设置,以及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命运的形成。
同学们对命运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段老师带着同学们学习了文学作品中人物命运的演变,用《哈姆雷特》《窦娥冤》《威尼斯商人》等经典作品为例。这时的同学们对于影响命运的因素知道了一些,但还不是很明晰。段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上节课提到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了松子悲剧命运的成因。从小被家人忽视,一直在努力地找办法得到他们的关心与爱,这是家庭成长环境因素;把爱情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最后也落得个遍体鳞伤,这是松子错误的爱情观因素;她唯唯诺诺的性格和把别人而不是自己当作活着的人生目标,她渴望爱,却错以为爱情才是她得到爱的唯一途径,这是松子的性格及价值观因素。几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松子的命运注定以悲剧收场。
段老师又出了一道画风清奇的题:“假设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院对面那座山是活火山,此刻,火山喷发,你会怎么做?”有的同学说放弃抵抗,反正跑不了。有的同学说怎么也要奋力一拼,往安全的地方跑。有的同学第一时间是怨天尤人,说为什么我这里发生火山喷发。同学们给出了多种不同的回答,段老师接着又引出,我们人生常常会遇到的三种命运观:“安命,怨命,造命。”你会选择哪一种?各种千奇百怪的回答后,段老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心怀小温暖,迎接命运中那些不可回避的沟和坎。
课程后期段老师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生死劫》举例,带领学生讨论,如何改变胭妮的命运。最后得出通过改变特定人设,具体事件,特定环境来改变一个人物的性格,从而改变人物的命运。
课程结束前段老师带着同学们回顾了这节课新学的知识,再次强调小说中人物命运是曲折的,就像我们走路一样,不可能一条直线走下去,也只有曲折的故事和人物命运才能更吸引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她特别叮嘱班上的女生,要学会保护自己,人的一生很漫长,我们要有正确的恋爱观,无论遇到恋爱上的哪个难关,保护好自己是第一要义。否则,你的命运可能就是终生的悲剧收场。
有人说:“雨的声音就是命运,每一滴掉在地上的雨,不是偶然降落在那,大气的温度、风的律动和强度,要它掉在哪里,它就得掉在哪里。”我们今天在同一个教室里探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在谈笑间书写着每一个故事的悲欢离合,每一个人物的喜怒哀乐,力图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属于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的茫茫前路。
(创意写作学院 范庆奇 撰稿/摄影)
段瑶: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热爱文学、影视与戏曲。在校期间整理编辑《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参加《傅惜华藏古本戏曲珍本丛刊》录入工作;整理民国时期的电影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获得“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
现任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创意写作学院专职教师,主讲《创意写作》等课程。
上一条:17期|书院印迹:故事茶馆第4话——我的十八岁生日
下一条:【志愿服务】信安志愿出击,助力綦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