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社团活动】致青春,致文学,致未来——綦迹创意文学社原创文创产品新鲜出炉!

2022-04-07

文艺是一种气质,綦迹创意文学社文创组独立设计的“我们”系列帆布包帆布包,就充满了文学的气质。在社团指导老师萧婷婷老师的带动下,綦迹创意文学社原创设计的帆布包“我们”正式与大家见面啦!

119A5

   四月的春天,多雨绵柔而含情,“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是古诗词里春季的浪漫,又是千年的文化文艺气息。綦迹创意文学社无法穿越过去,但至少可以,以可视化的文创艺术致敬现在,此刻,青春以及致敬文学。

【创作初衷】

綦迹创意文学社原创设计的帆布包目前定制了两种色彩,蓝色与白色的帆布包清新自然,自带一股文艺范儿。把时尚,灵动,青春,动感,对美好的追逐,以及活力的文艺气质,融入到文创产品,让包包承载了一定的文化符号和内涵,品帆布包以文学社的“我们”系列活动命名,延续了爱情的浪漫色彩,在綦迹创意文学社社团特色基础上,融入了古代毛笔书法与现代手写炫彩风格,古色古香却又彰显着青春的热血,将文学二字显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作为帆布包本身,又具有装载能力,简约时尚,兼具时代性、思想性、观赏性与艺术性。

9F18

EAAEF

【创作启程】

“我们”帆布包,与綦迹创意文学社精神内涵气质相吻合,是社团文化创意的实践,也是社团成员对锻炼自我,走出传统文学的创作模式,突破固有的文创框架,与社会文创热点融合,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意文本创作、打造共同创造的平台,令学生具有各类文创作品综合实践的能力的社团宗旨的践行,不同于一般商品,它代表了特殊的文化价值。

“我们”帆布包由綦迹创意文学社文创组组长康嘉越设计。在创作初期,她将多种风格的初版模样与大家分享征求意见,社团的干部也积极响应,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令她没想到的是,有位同学私信她说,第一次的包包设计不好看,如果作为社团品牌背出去挺丢人的。为此,她深受打击,又开始了漫长的设计旅程,在萧婷婷老师的亲力指导下,在多次修改后,终于做出了令人赞叹的设计。

关于创作理念与心得,她表示,此款包包的设计的目的主要为宣传綦迹创意文学社的特色与风采,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对社团的精神内核的解读,根据綦迹创意文学社热爱文学,活泼向上的特点,在指导老师萧婷婷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了作品。

此包包的设计元素,包括右侧黑色行书字体“我们”在宣传社团特色的同时,又不失端庄与严肃。“我们”字体下面映入眼帘的是用彩色字体印刷的“热爱与文学”,即表达了社团的主要特色和綦迹创意文学社每一位成员对“文学热爱的初心”。另外白色与蓝色的背景底色,象征着我们在綦迹创意文学社这个社团里可以任意挥洒我们的热爱与创意,背包上的“we”不仅仅指中文意义上的“我们”,更象征着我们社团里的每一个成员,将与綦迹创意文学社一起不断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创作元素】

同样,綦迹创意文学社原创设计的社团品牌logo也格外有故事。动漫组、宣传2组组长孙逸霖负责社团徽章图案设计,为了设计出适合社团品牌特征的logo,同样经历了漫长的设计过程。一路上,她不断与萧婷婷老师和社员沟通,在处理细节时更是奋斗了好几个夜晚,凭着内心的冲劲,与精心的设计,圆满地完成了设计工作。

在创作方面,她表示,首先是在颜色上,社团logo选择了西瓜红为主色调,红色一般都代表着热情洋溢,而大红又太过鲜艳了,西瓜红则更显我们大学生的青春和气质。其次是里面的标志:最上面的拼音是“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和“綦迹创意文学社”,中间的图案是一个綦江的“綦”字的变体,象征着我们的创办地点。而从左边和右边分别来看,图案又组成了“綦”的拼音QI。图案中间的红色圆点犹如太阳一样,象征着綦迹创意文学社犹如太阳一样冉冉升起。再看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图案,犹如一个人,代表着社团的每一个成员在未来的道路上“綦头并进”的寓意,同时下部分单看,又是一个红领巾样子的图案,寓意着社团爱党爱团的正能量思想。

BBD8E

当同学们跟老师一道从学校资产处拿到定制好的帆布包时,都迫不及待地将“我们”翻来覆去看个遍,与它合照,分享那份快乐。仔细触摸每一根丝线,感受它们的交错、联合,还有令人满足的质感。社团同学们都激动地赞叹到,专属我们社团的文创产品终于诞生了!当同学们背着“我们”,走在风景优美的校园里,走在繁华綦江的街道上,都将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每一个綦迹创意文学社的社员的荣誉感就油然而生。

四月,綦迹创意文学社又举办了主题为“我与日新月异的时代”征文活动,这是为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举办的活动,优秀作品的创作者将获得定制帆布包和奖状奖励,相信在看完以上内容后,同学们一定在心中对帆布包已经有了拥有之心了吧!好看又实用的“我们”在等你来赢得,赶快点击悠学派APP进行了解,加油创作吧!




文:袁康

图:向天玲 孙逸霖

指导老师:萧婷婷

(团委&綦迹创意文学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