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弓箭文化,加强同学们的文化认同感,拓宽知识面。弓夫射箭协会于10月30日在瀛溪书院话语者培训室以“互相分享,提供舞台”为活动宗旨的“共箭其文,习之其礼”——解析中国弓箭文化活动圆满结束。
在礼仪之邦的中国,弓箭的文化礼仪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礼仪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内容。“射”是孔子“六艺”之一,“射礼”又分乡射、大射、宾射、习射、射牲、射鱼等。其中的礼仪虽繁复,却表达出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礼仪的重视和射箭的重要性。综观中国历史发展,弓箭文化曾孕育了中华民族勇武精神,在中国所有的古代文化遗产中,没有哪种文化形式像射箭一样充满了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征。
在分享弓箭文化的时候,同学们深邃的眼眸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同学们了解到弓箭文化不仅渗透在礼仪方面,还渗透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
它不但要求射手要具有高超的射箭技术,还要求射手在“道”的指引下,完成身、心和弓箭三者的高度和谐统一,以表达自己对弓箭的尊重与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对力量美与准确美的向往和享受,最终融化成为对真理的追求和崇拜。
在新石器时代弓箭更多地被用作战的武器,由打猎用的生产工具转变为军事作战用的武器,由战胜猛兽转向同类之间的竞争。随着部落战争的增多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原始弓箭的性能有所提高,于是出现了战壕和高出地面的围墙。
其中,通过用生动的动作演示图片和视频讲解的“弓箭的使用方法”,能让同学们认识到弓箭的正确使用方式。弓箭文化有着文武相济、寓射于教、倡导和谐的文化精髓,这也使得同学们被弓箭所吸引。看似简易的结构却大有乾坤,其中举弓、开弓等动作虽然简单,但是都必须认真标准进行,这才能达到一个好的射箭效果。
分享者们也通过本次活动将自己所学习到的弓箭文化的分享出来,坐在台下的同学也在用心聆听。通过文化知识的输出,让大家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弓箭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传播具有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先锋,要发扬和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至此,本次分享弓箭文化活动完美结束,但求知的道路仍然很长,愿大家保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勇往直前。
文: 姚采吟
图片:姚采吟 王熙玲
(团委供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音”为有你,“綦”遇草坪音乐会——薛之谦专场
下一条:127期|书院印迹:走进校外青年企业,拓展实践育人平台——大綦网络工作室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