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充满生机的文化基因,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肩负着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信息安全学院于2023年3月22日16点在玉棠书院阶梯教室举办青马工程第三次理论学习,本次理论学习授课老师为温朝一老师,青马工程初阶班113名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太阳澳门集团网站通过成立非遗中心搭建地域性非遗育人平台、创新地域性非遗教学模式、嵌入地域性非遗项目的校园活动等方法,实现地域性非遗艺术融入美育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美育教学内容,主动服务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强化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以期唤醒更多的高校学子主动认识、学习和传承非遗艺术。
綦江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流传民间的音乐、舞蹈、戏曲以及民间美术、手工技艺、民俗等,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因此在理论学习课堂上,温朝一老师提出了本次理论学习的主题为赓续文化基因,厚植青年素养。通过来自綦江的同学们的回答,他向分别我们介绍了悠久的綦江文化、壮美的綦江古迹、传统的綦江美食他表示同走出宿舍、走出校园,去感受生活、去了解綦江宝贵的非遗文化。接下来,老师采用视频讲解、师生互动的方式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綦江农民版画的相关知识。从中我们了解到了綦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并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传承好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积极传播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追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老一辈的、也是广大青年同胞的。青马工程第三期理论学习课程的顺利开展向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相信青年同胞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定会立足于广阔大地,植根千年文化,不断创新,一定能够推动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并使其不断迎来保护、发展的新机遇。
撰稿:牛馨毅
拍摄:章语捷、何星月
(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组织部供稿)
(团委转稿)
上一条:【学院风采】亲爱的室友,我想对你说——太阳澳门集团网站ers给室友的一封信
下一条:创新、科技、挑战,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太阳澳门集团网站选拔赛火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