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向涛头立,青年人与天地强”,为贯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乡村振兴总方针,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太阳澳门集团网站校团委、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干部组成“黔行者”乡村振兴实践团,通过调研、实践深入了解黔江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运用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实践策略助力黔江区发展。
7月6日早上7:50, “黔行者”乡村振兴实践团全员集结完毕。盛夏的起点,伴着点点炎热,志愿者们踏着朝阳,从太阳澳门集团网站綦江校区出发,开启了不一样的征程。
【谈“黔”议征程】
7月6日下午14:00,太阳澳门集团网站三下乡队伍和黔江区团区委在黔江区委老干部局召开2022年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赴黔江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见面会。会议开始首先由校团委龙凤老师介绍学院基本情况,三支队伍的老师和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队的“三下乡”的活动情况,最后黔江团区委副书记梁图同志为大家介绍黔江区区情,并从“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三个方面强调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一,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实践过程中不忘学习乡村振兴工作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要求,深入学习领会社会文化;二,做到有效提升自我能力,完善工作思维,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建立良好交流;三,了解国情、社情、民情,需要我们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与意识,志愿服务精神,乐于帮助当地老人儿童。会议最后梁书记及蔡部长对此次三支队伍在黔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寄予厚望,祝愿此次三下乡圆满成功。
【文“黔”博振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思想,“黔行者”实践团队为认真学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民族文化风情,建设美好家园,于下午15:00来到重庆市民族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重庆市民族博物馆是一所被国家民委命名的“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是外观独具士家族建筑风格,设有历史厅、民居厅、服饰厅、礼仪厅、艺术厅、文物厅、书画厅等的社会科学类民族专题博物馆。
【踏“黔”普之行】
晚上8时,“黔行者”继续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我们请到了曾获得“中华魂”全国演讲冠军、普通话一级甲等、重庆市朗诵冠军等奖项的著名讲师——杨阳老师,他亲身示范,亲身教导我们如何说好普通话,给我们传授相关经验,通过声韵示范,绕口令的形式对我们掌握的知识进行测试。让我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到了知识。我们学习到普通话是民族共同的语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组成部分。方言和普通话既有明显的差异特点,又具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来源和内在的联系,讲好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摒弃方言,我们也要学会保护传承好地方方言,正确处理普通话和地方方言的关系,构建和谐的、高效的、顺畅的、广大民众乐于接受的语言生活。
经过一天的历练“黔行者”志愿者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融入社会大课堂、群众大熔炉,深度学习了黔江区乡村振兴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的独特文化在乡村社会振兴与社会实践中展现属于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学子的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参观博物馆时让我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晚上的普通话学习让我学到知识应怎样传播,让我对明天在中小学生中推广普通话这项活动非常有信心。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三下乡这样的活动,每一个收获对于我来说都意义非凡。
---实践团成员 向月军
炎炎烈日,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一天的奔波,使我们真正踏上了“黔行者”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的道路。初次来到这陌生但又美丽的黔江,我感受到了黔江人民的热情,明白了此次来到黔江的调研目的。民族博物馆,让我了解了黔江“土生土长”的优秀文化,切身体会到了中国的文化之美。普通话的推广学习,让我知晓了语言的独特魅力,而我也会将学习到的知识积极运用到此次的乡村振兴活动中来。大美黔江,让我们继续探索实践吧!
---实践团成员 王泓锦
撰稿:邱钰程 王泓锦
图片:钟烨 刘晶
(团委供稿)
上一条:【学院风采】坚守初心·展望未来——淬炼·国际商学院(綦江校区)2021-2022学年学生组织表彰大会暨二届二任学生干部见面会
下一条:【志愿服务】砥砺奋进新时代,青春筑梦新征程——用“金钥匙”打开乡村振兴“幸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