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澳门集团网站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太阳澳门集团网站资讯 快讯 正文

快讯

【创意写作】“作家面对面”第4期活动现场:李浩白《虚构与真实——关于小说创作的管窥之心》

2023-09-27

9月23日下午,綦江校区创意写作学院“作家面对面”第四期活动在玉棠书院阶梯教室进行,由著名作家李浩白带来《虚构与真实——关于小说创作的管窥之心》文学讲座,讲座迎来了创意写作学院副院长苏瓷瓷,教研室主任刘明,王恒绩老师和綦江作协的老师们,活动会场座无虚席。

创意写作学院一直以来以文学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完成自我表达。因此,学生们越来越需要文学带来的力量,以其为支点,构建精神家园、辅助自我成长,直面时代的洪流。

自2022年11月起,“作家面对面”作为创意写作学院品牌栏目,如今已经开展到了第4期。今天是2023—2024学年的第一次文学讲座,主要受益对象就是百人作家班学生。学院将邀请校内外作家们结合各自的创作经历,从不同角度为作家班学生解读经典文本,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与同学们一起深入文学的内核,发掘出文学中更多有趣新鲜的 “另一面”。

李浩白老师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关于现代题材小说创作是不容易的,而历史题材的小说更是难上加难 。现代题材的小说离不开“准确性”“艺术性”“创造性”,历史题材小说还要叠加上“史实性”“典雅性”“深刻性”“可读性”等。一部成功的历史小说则是辛勤与智慧的结晶、阅历与文化的积淀、深刻与通俗交相辉映的产物。

李浩白老师的《司马懿吃三国》小说共有160万字,由凤凰出版社分为五大卷出版发行,其创作历程耗时长达10年。这长期的创作经验,让他获得了许多创作历史小说的心得,在现场,老师以这部《司马懿吃三国》为主,大方地向同学们分享了这些心得。

李浩白老师首先点明,写历史小说,务必要善于“写实”。对历史小说作品而言,各种历史细节描绘所呈现出来的真实是它永恒的魅力。历史小说家在他的作品中,献给读者的不仅是一场历史知识的通俗化普及,而更应该是一幅栩栩如生、真实可信的历史画卷与历史群雕。当然,绝对纯粹的真实是做不到的。这就是说,历史小说创作允许一定程度的虚构。但这种虚构必须建立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合情合理的逻辑之上,而不是“戏说”“穿越”之类的臆想。

其次就是要善于把历史人物“写活”。对角色定位、定性准确之后,便要把这个人物形象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特色突出。这样,他才能“活”起来。“活”有两种形态:一是静态的“活”,用艺术的笔法把历史人物的外在形象、衣着风貌,写得立体可感,这是静态的“活”。二是动态的“活”,它体现在那个人物在那个历史情境下面对各种社会关系、各种现实事件错综复杂的作用下所做出的反应、表情、言谈、动作等。而这些反应、表情、言谈、动作都应该达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效果。

最后,从历史小说的立意理念上要写“深”,做到洞明世事、入木三分。不少读者看李老师的小说第一个印象便是这里边各路英雄豪杰、能人贤士之间纵横捭阖、阴谋阳谋、明算暗算、斗智斗勇,堪称“好戏连台”,精彩迭出。但是,透过这些技巧性描写的背后,才会看到人性深处的阴暗与光明、狭隘与宽广、琐细与磊落的交替展现,也会发觉这会是作品中每个艺术人物自身特有的立身之道、待人之方、处世之术在碰撞和较量。关于历史小说创作,李浩白老师道明其离不开“写实”“写活”“写深”。而老师也认为虚构与写实也暗有深意,虚构并不是幻想,要合乎逻辑,写实则需要艺术的真实,虽然没有经历三国但写出来三国。真实是基础,其次虚构相辅,一部历史题材小说真实占六成,虚构则是四成。

《琅琊榜》梁帝质疑一切,孤家寡人的相关描写,是职场领导的心理规律,权场里对人性的扭曲。《盐战》讲述小县城里的四大家族围绕制盐业资源的斗争,其表面上盐战,实际则是家族战。

历史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往往是注重细节描写的,《忠犬八公》通看中美日三个版本存在着很大差异,美国注重狗的本身,日本则是注重经济大萧条这一社会背景,结合狗的忠诚度。中国版本略有抄袭美国版本只有囫囵大概。日本版显而易见是成功的,也看得出三国格局差异,也说明社会现实在文艺创作中重要性。

《回响》这一小说,李浩白老师并不满意。其用现实的外衣粉饰其犬儒主义内核,“为了反转而反转”是极其不自然的。指出真正的现实小说,是不能脱离现实的,要扎根真实社会,要敢于揭露社会不公平,去批判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向黑暗社会里的劣绅,腐朽官僚宣战。

而关于学生时代,李浩白老师最后指出,写作只是一个附庸技能,需要厚积薄发。可以通过读书和参与辩论赛等来提升自己思维上的思辨能力,读书也不要只图“爽文”,其精神内核是更重要的。平时也可以从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入手,勤加练习锻炼文字表达能力。个人自身则要有抱负,有信心。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同学们提问踊跃,对历史小说题材、对创作都提出了大量疑问,李老师都予以详细解答。

桂鼎翔同学很有感触:李浩白老师首先讲述了“写历史小说务必要善于写实”,首先要有记忆力,能牢牢记住历史人物,历史背景;其次需要有逻辑推理的能力,通过一些文献了解这个人之后还需要通过自己的推理加深这个人物的印象,从而更了解这个人物。在李浩白老师的《司马懿吃三国》中,老师对司马懿这个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司马懿能进入大众的眼中,让人们感到共鸣。最后就是想象力,想象当时的环境当时其他人物对这个人的评价,有一点我很深刻,在三国时期礼仪非常重要,所以不可能存在电视剧中披头散发的模样。李老师的“务必要把历史人物写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唐凤嫒同学: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深有感触。首先,写历史人物的时候要写实。历史人物在历史典籍上有所记载,不能写不符合史实的虚假的文章情节。其次,要把历史人物写活。要运用自己阅读的其他书籍的方法,与人物融合,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表现的鲜明。最后就是从历史小说的立意理念上要写“深”,从历史反映到现在,到当今的生活。这次的讲座让我学到了历史人物的写法,以及对人物赏析的一些方法。总之收获颇丰。

白樱琪同学:李老师讲到写作积累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的阅读经典文本,多搜集材料,如此我们才能积累有足够的阅历和经历。要想写出好的文章我们就要从生活本身出发,生活无处不是灵感,要去留意生活中细节,比如写人物时,要将人物的优缺点描写均衡,塑造一个活生生立体、多面的人物,而不是扁平化、单一化的标签式的人物。


主讲嘉宾李浩白简历

李浩白,中国作协会员,在2004年被《中华文学》杂志社特聘为常务理事,荣获过第四届、第六届重庆市巴蜀青年文学奖及河北省首届“浩然文学奖”、天津市第二十六届“东丽杯”梁斌小说奖,系读客公司、新华先锋、重庆出版社骨干签约作家。2003年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杂文《政绩四忌》《领导干部的“三容”》《自主产业发展“五管齐下”》等思想随笔;2004年3月在《求是》杂志发表论文《用人四要》。目前,已在各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470多篇,共计30万字。出版有《司马懿吃三国》《三国终结者司马昭》《大明帝国的荣光:抗日援朝1592》《盐战》《大明神断:洪武元年1368》《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三国史》《洪武十二年》等多部畅销历史小说,其中《司马懿吃三国》《三国终结者司马昭》发行破百万册,《盐战》获得亚洲好书榜排名第五名,《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三国史》荣膺“高中生必读书目”之列,《洪武十二年》入选为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被当代文坛誉为“新一代非虚构青年作家领军人物”。



2022级作家班学生罗稀阳 徐杰 撰稿

(创意写作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