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的站稳讲台,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我校思政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綦江校区)在仁者楼楼503教室开展了新教师听评课活动。唐孝庆、陶辉、潘家玲三位骨干教师一同深入到李清泉老师的课堂,参加了本次听评课活动。
本次听评课活动由李清泉老师讲授《形势与政策(4)》第二讲“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相关内容。李清泉老师以“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进行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接续奋斗,追求千年梦想”“立足国情,开辟全新道路”“凝心聚力,推进复兴伟业”三方面内容进行理论的讲解。在讲课过程中,李清泉老师运用精巧的教学设计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
授课结束后,各位老师对李清泉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既充分肯定了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亮点,也针对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潘家玲老师作为李老师的指导老师,首先针对课堂学生易疲惫打瞌睡的问题,提出了课堂管理方面的建议,潘老师认为适当的走下讲堂和学生互动能让同学们精神更紧张而不易睡觉。唐孝庆老师认为李清泉老师作为新老师,懂得研究教学大纲,抓住重难点实属不易。但是,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应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对于课堂互动技巧要进行改进。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发挥学生的互动,二是可以写纸条让同学互动,三是可以做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游戏做互动,四是可以用本节课相关知识的习题做互动等多种技巧。陶辉老师认为李清泉老师声音洪亮,逻辑思维严谨,适当的板书,尤其是重难点的板书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注意力。李老师在认真听取各位骨干教师的建议后,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继续发扬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学习,着力补短板,争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思政教师。
通过听评课活动的开展,不断打磨课堂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一项常态化教研工作,也是对新教师的鞭策和激励。老师们畅所欲言,在经验交流中取长补短,对新教师教学业务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图:李清泉
文:李清泉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上一条:【名师课堂】跨国公司的桥梁作用
下一条:【国际商科】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国际商学院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召开了FOM项目课程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