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上19:00,在仁者楼311教室,我们迎来了小说工坊《创意写作思维训练》的第三课:丢失的感官。苏瓷瓷老师一上来就组织我们按照小组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两两对决后,四名小组胜出的同学既兴奋又不安地被苏老师带到了讲台前。“请四位同学到室外欣赏夜景”,大家震惊了,胜出的同学手足无措地盯着老师,“欣赏十五分钟后,请回到教室写下你感受到的夜景。”顿时间,我竟不知道是该羡慕他们,还是心疼他们。“计时开始!”随着苏老师一声令下,四位男同学如脱兔般窜出教室,只留下老师回荡在走廊的呐喊:“不要跑出去吃宵夜哦!记得要按时回来哦!注意安全哦!”
留在教室的我们要做什么呢?苏老师从包里掏出几个精致的瓶子,“这里是四款味道不同的香水,香水和人一样,具有自己的品质,也有不同的定位群体。每组一支,大家先闻香,然后想象下什么样的女孩子会用这款香水,或者说它让你联想到的女性形象。”我们小心翼翼地接过香水,聚在一起狂嗅与讨论。“等会儿外出的同学回来后,大家开始一起写。他们写夜景,你们写小说女主人公出现的场景,还有她的样貌服饰、职业年龄,要能反映你们组这款香水的独特气息,让每组外出的同学来猜,看看哪组能猜对,就说明你们的描写比较准确,但是不能涉及香水的品牌、形状和颜色。”
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或交换香水感受不同的气味,或激烈讨论如何进行准确的刻画。十五分钟很快过去,外出的同学回到教室后,苏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在二十分钟内写1000字,大家随即陷入安静的书写之中。不知过了多久,QQ群内陆续有同学上传课堂练习,老师让大家选出小组代表作,然后请四名写夜景的男同学到讲台,针对描述辨别香水。韦爱莲同学把主人公设置为身着黑色礼服的寡妇,具有悬疑的故事情节;刘敬榆同学写到:“她刚走进酒吧的时候带起了一阵风铃的响声,我不由向门口看去。她明显是一位大学生,当她和她的朋友嘻笑着走到我身边的时候,我闻到一股沁人的甜香味,就像奶油混着冰淇淋一样诱人的甜品,不像雪松般清冽,也没有玫瑰的诱人。就是甜甜的,却不让人觉得腻味。”姜洪、徐璐瑶、罗彬宇和周城石同学合作完成一段优美的文字:“一位温性、知性的女人,很随和又带着一些疏离。 简单沐浴后趁着秋日午后天气稍凉,她轻抚起门帘,穿着素净的毛衣,卡其色的风衣外套,没有过于浓烈的妆容。她推开木门,抬头之间,余光中出现了比她略小的邻居,邻居向她问好,她站在不远处以淡淡地微笑回应。远方有几排零散的松木,摇曳着。她望了望,朝那里缓步走去。海风透过房屋,女人的风衣轻轻被托起,她的眼里有些许湿润,或许是风沙含进了眼,女人并没有过多的动作,只是对着吹来的微风轻阖眼睛,小鹿在远方吃着蔫瘪的小草,小鹿不时抬头看看她,仍继续站在原地俯身吃草。女人停下了脚步,她仿佛这时是一只母鹿,静静地看着这个小生命在那里为了生存。”
一番辨别之后,有两组代表成功的从文字里找出了对应的香水。苏老师向我们呈现了四款香水的广告文案,让我们进行对比,她说:“创意写作不仅限于培养传统文学的作家,也培养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各个写作环节的一切需要的写作人才,比如广告文案的撰写等。”在对“闻香”和“观景”的学生习作进行分析后,苏老师又为我们讲解了张爱玲《金锁记》中长安与童世舫约会的场景,让我们讨论在这段文字里,张爱玲调动了哪些感官来感受和描写。我们明显看到了自己与大师的差距,如苏老师所说:张爱玲的比喻,依据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建立起复杂交织的对应关联,借助读者的审美积淀,通过暗示、引发人联想的方式,使整个意蕴显示出超乎寻常的丰富性。
老师告诉我们:要解决语言的匮乏,首先需要观察和体验,才能构成叙述的细节;平时要养成记录的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寻找内心世界与外在事物的联系,避免直抒胸臆,形成自己独特的想象,正如钱钟书先生在《七缀集》中谈到“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衬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已经超出了逻辑的范围,而出于设喻者的主观感受和想象,营造出一种气氛、情境,从感觉上找到事物的交汇点。从而使貌似无关的两件事情得以沟通,激发了读者的丰富联想,才能传达出一种新颖的感受。
(2021级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小说工坊 供稿)
上一条:【教研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智能工程学院“课程思政”激发课堂创新活力
下一条:863期|书院印象:师生联动,朋辈护航——别都书院十月学业导师项目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