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中午,为积极响应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推动思政教学融入专业课堂,公共基础教学部“加强课程教学交流、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交流会圆满结束,本次会议由思政组唐孝庆老师主持,公共基础教学部数学组、物理组、思政组、外语组共二十余位老师参加。
会议开始,唐孝庆老师从“全员来干、全心来干、全程来干、全方位来干”四个方面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理清思路,以期为数学、物理、思政、英语老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有所助益。唐老师解释“全员来干”就是每位教师都要有意识、有思想、有行动的参与进来;“全心来干”就是要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及其学习和生活中;“全程来干”就是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方位来干”则是要求教师在显性或隐性、有意或无意、课上或课下、线上或线下都要结合自己的课程或自己的工作职责向学生进行相关思政教育活动。唐老师总结道:“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老师们全身心投入,希望参与课程思政的老师们能从中找到新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随后,会议进入讨论环节。数理组的陈玲老师提出平时思政方面的积累不够,很难用专业的语言将思政融入数学课堂。对此,唐孝庆老师建议老师们平时可以通过网络多积累,尤其是多关注官方的网络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家号等等,多了解时事。针对边梦柯老师提出思政组能不能帮助大家提高思政水平的问题,刘晓村老师认为这是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有畏难情绪,认为思政不应该由专业课老师去讲,这是认识的误区。每一位老师都是有思政基础的,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就是思政基础,相比思政教师而言,专业课老师对学生的塑造能力更强,建议年轻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行为,转变观念,适当挖掘文化自信方面的内容。对于挖掘文化自信方面,英语组的朱陶老师提出英语教学中可以融入文化自信的内容,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自信的教育更有说服力,同时也建议老师们关注最新的教材,要与时俱进。同时英语组的黄重老师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育人本就是重要的一环,教师们可以通过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等方向影响学生,思政融入课程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表达观点。最后,参会教师们就如何把握思政引入课堂的时机、课程思政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课程思政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新挑战。通过本次会议的深入讨论,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为未来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希望以后继续交流、继续进步。改革不息,任重道远。
上一条:【学院风采】国安之责·你我同担——淬炼·国际商学院(綦江校区)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暨四月联合大查寝活动
下一条:【社团活动】“兰亭·叙”第43期文化讲座|来,一起神游仙侠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