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夺叶,东风撩花西风残。春天的风吹遍大江南北,万象更新,人们褪去严冬的冷峻,踏青出游,享受春天充满生机活力的气息。纷纷细雨也带来了清明节,古时不乏与之相关的诗词,中华民族是个情感丰富而表达含蓄的民族,笔墨自古以来是人们抒发情感的工具。在这个“不妨游衍莫忘归”踏青赏景的日子来临前,必然少不了提起桌前的笔来致敬古人笔下的清明。由今人之笔墨,令古诗焕发新生。为此青花墨字书画社于3月25日至3月29日举办为期四天的“清明追远,笔墨争先”书法作品线上征集活动,鼓励同学们将情感倾注于笔尖,通过个人笔法特色表达清明期间所寄托的情感内涵。
活动发布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同学前来参加,同学们均表示对“清明追远,笔墨争先”书法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活动交流群中,同学们踊跃发言,表现积极,工作人员在群里及时答疑解惑,回应本次活动的各类问题,同时也在群里分享关于清明诗词的优秀书法作品,让同学们通过书法作品的形态、节奏和墨色等元素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感受书法的独特魅力。同学们积极上传各自的书法作品。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等诗词,一笔一捺中感受到清明节的悲伤氛围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让人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而“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则可能让人感受到春天自然与生命的共鸣:清明时节,大自然也在复苏和更新,诗词中可能描绘春景的美好,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共鸣,感受到生命的循环和不息,同时学会感恩与珍惜;有些清明诗词会表达对生者的感恩之情,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关爱身边的人。清明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通过书写,阅读和欣赏这些诗词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
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陆续整理所有作品,把优秀突出的作品带到工作室进行排版,并在线下公开展示。青花墨字书画社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理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的薪火相传,踵事增华。
本次清明节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通过笔墨子砚,深切缅怀先人,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对清明节日的理解。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和奉献,活动虽然短暂,却充满了温暖和意义。未来青花墨字书画社会继续携手将清明节的文化传承下去,为学校和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
撰稿:青花墨字书画社 唐方青
图片:青花墨字书画社
(团委供稿)
上一条:【学院动态】扎实推进课程建设,打造高质量“金课”——智能工程学院“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系列活动之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
下一条:“实践探真知,阅读传智慧”——智能工程学院1-3月异科导师工作开展总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