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晚上7点,太阳澳门集团网站创意写作学院丁伯慧院长莅临綦江校区,在玉棠书院漂亮的阶梯教室YT111,丁院长为2022级的作家班新生们做了一次“自由与爱”讲座,这是该院品牌栏目“作家面对面”系列活动、2022-2023学年的第一期文化讲座,主要服务对象就是百人作家班学生。
丁院长讲课没有太多寒喧,开口就问同学们“怎样才算是自由?”现场同学都陷入了沉思。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给出了他的答案“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接着,丁院长用三本书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答案。第一本是《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从一块天生地长的石头中蹦出来,和一群小猴子们在花果山嬉戏打闹好不快活,直到一个小猴子死了,孙悟空意识到了不自由,于是求仙问道,最终成佛。
丁院长问现场的同学们,成佛的孙悟空现在自由了吗?同学们纷纷摇头,并表示成佛之后,规矩多了,并不像原来在花果山那么潇洒自在了。而丁院长引用了一句孔夫子的话来证明成佛了的孙悟空才是最自由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懂得规矩,可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的人是自由的。
第二本书是《九三年》,叛军头目朗德纳克被围困在一座城堡里,城堡被攻破,他从暗道逃走,其副官欲放火烧死三个孩子。眼看三个孩子即将葬身火海,已经逃脱的朗德纳克突生恻隐之心,返回城堡救出孩子,被共和军俘获。共和军领袖们对如何处置朗德纳克发生意见分歧。铁面无私的特派员,也是郭文的老师西穆尔登认为他罪大恶极,应该押上断头台;郭文则认为他良心发现,应该宽恕,经过思想斗争后私自将他放走,自己被以西穆尔登为首的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但西穆尔登由于陷入不可解脱的心理矛盾,在处死郭文的同时开枪自尽。郭文在结束生命时,嘴角带有微笑,他为实现人道主义而死,他的死亡是自由的。而他的老师西穆尔登处于内心极度挣扎纠结的状态,结束这一切不自由的现实,只有死亡。遵循自己内心想法符合人道主义的人的灵魂是自由的。
第三本书是《复活》,纨绔贵族子弟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申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生来衣食无忧的聂赫留朵夫是极度痛苦的,没办法改变当时社会的黑暗的现状,经历了人生的曲折后,散尽家财,只身流浪。去流浪的他是自由的,至少他已经弥补了自己原来上道德的错误,实现了自己精神,道德上的自由。
丁院长说,天地间没有本来的自由,自由是需要代价的。如何实现自由,每个人都不一样,这取决于每个人对自由的定义,对自身的期待。
那什么又是爱呢?爱从来不是爱情的专属词,它很丰富,包含着世间万千感情,在当下这个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我们可以随时收到家人、好友的信息,可我们却愈发感到孤独,愈发对爱有着更强烈的渴望。退休工人何伟登自己家徒四壁却每年还为他人捐款,这难道就是大爱吗?我不以为然,爱人先爱己。丁院长说,人间大爱是对痛苦者近乎身同感受的怜悯。卢梭在《忏悔录》中对自己个人几乎赤裸的解剖自己,这何尝不也是一种爱呢?爱难以言尽,从古至今,记录爱的作品不计其数,而现在我们都还写不尽,道不明,言不完的爱,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在现场自由提问环节,来自非虚构工坊的唐文俊同学向丁伯慧院长提出问题,老师可以谈谈你的初恋吗?全班同学大笑,丁院长显得特别腼腆可爱,青葱岁月的爱恋,温馨、悸动感,或许一瞬间涌上了心头。丁老师说,在青涩的年纪,遇到了青涩的她,双方都是彼此的初恋,两个对感情都不懂的人走到了一起,在一遍遍的提问中“我们俩现在算是在耍朋友吗?”“我不知道。”……
丁老师大学毕业后他当了海员,整日在海上漂泊,但时常给她写信,今天写完了一封,明天又想写,那便给她再写一封,往往下船后都是几十上百封书信同时寄出,他说他不光写对她的思念,更写他在海上遇见的奇闻异事,忍不住与她分享。恋爱期间他为她写了200多封信,封封不低于3000字。后来因为长期异地,再次见到她,她坦称自己变了心,丁院长说“我当场昏倒在地,悲愤得要去烧掉那200封情书,她的父亲阻止了我。”可能现在那200封信还在她父亲那里吧,真正意义来说,她(初恋)是他人生的第一本印象深刻的书。
丁老师的爱情故事,打动了各位作家班同学,心情都很复杂。
现场的同学纷纷举手,丁院长把最后一个机会留给了来自戏剧工坊的刘毅增同学,“回到今天的主题‘自由’。我想到了庄子‘万物平等,以得自由’的齐物论,在自然界这个理论是可以加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得到答案的,可是这个在经过严复先生的理论实践过后,在人类社会这里是不适用的,那么我就想问一下老师,我们人类的自由如何追求?”
对哲学颇有研究的丁老师说,“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确实很值得思考,对于人类的自由如何追求?什么样的理论才可以适用?刚刚我就有提到过‘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这句问题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专家就进行过探讨,而他们讨论的结果是:之前耶稣会给我们答案,现在他给不了了,将来可能得从孔子那找答案。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呢?就意味着谁的时代的发展,人类思想的一个转变以及探寻点,这在东西方是不一样的,在东方,在咱们中国主要就是儒释道三家的学说,而在西方则是耶稣,是思想启蒙时期的那些思想家的学说。那在这么多思想中,问题的答案就像刚刚这位同学所说,在动物世界它已经被找到了,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那么其实到了人类社会,在这么多思想中我们如何才能找到答案呢?首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理论虽然不完全适用,但其中的竞争思想我认为是必要的。但同时这个竞争也应该在一定的规则下。没有规则的话,我刚刚也讲了,是没有办法达到自由的。但另外一方面,仅仅用规则的话,这又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一些东西来调和它。这个东西就是文化。而这个东西也是中国复兴的关键。因为中国的复兴不光是经济的复兴,更是文化的复兴。当然,文化的复兴不等于复古。在这个复兴中我们要能找到自己的魂,让这个文化之魂,文化之根的东西建立起来,当这些都达成以后,我们自然而然就能从文化之魂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当然,文化复兴任重而道远的,靠我们这些老一辈已是没有办法完全实现,我希望在你们这一代的身上,也许你们当中就某些人有能力或者大家能够一起去实现这个目标。谢谢大家。”
讲座结束,作家班的欢声笑语还在继续,丁伯慧院长很吃惊2022级作家班的同学对文学、对人生的思考深度,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他幽默地发出请求:加油吧,同学们,快把我拍到沙滩上吧!
在同学们轻松的笑声中,大家并没有放过丁老师,都拿出教材《创意写作思维训练》、排着长队请丁老师签名。丁老师太爱同学们了,不但写下每一位同学的名字,还会寄赠一句话,直到满足最后一位同学的愿望。同学们意犹未尽,原来作家是如此有趣和博学。大家都在期待下一期“作家面对面”的嘉宾出场,他(她)会是谁呢?
(2022级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张淼、刘毅增 撰稿)
上一条:【名师课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下一条:【新商科】全校商科品牌建设系列——品牌形象、品牌人物及品牌活动研讨会(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