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矛盾冲突》,由于苏瓷瓷老师早已安排我们阅读过此篇文章,还为我们安利了当代男作家写女性最好的两位:苏童和毕飞宇。因此我们直接以讨论问题展开——“毕飞宇的《青衣》中,外部矛盾..." />
随着著名京剧程派青衣张火丁在《荒山泪》里的谢幕,苏瓷瓷老师在仁者楼311教室开始了本周的《小说工坊》课。
首先,苏老师带我们回顾了上堂课《矛盾冲突》,我们愈发理解——矛盾的深刻性,往往决定故事的深刻性。接下来就开始进入正题《<青衣>的矛盾冲突》,由于苏瓷瓷老师早已安排我们阅读过此篇文章,还为我们安利了当代男作家写女性最好的两位:苏童和毕飞宇。因此我们直接以讨论问题展开——“毕飞宇的《青衣》中,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分别有那些?”八分钟的讨论后,对于外部矛盾的问题,同学们踊跃发言,有说戏剧没落的,有说岁月无情的。可面对内部矛盾的问题时,却集体哑火,我们知道主角有心魔,但解释不清楚她的心魔是什么。苏老师见此情况,引用作家王朔的小说《过把瘾就死》里的内部矛盾对我们进行引导。在这过程中,苏老师提了一个新问题——推动《青衣》的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是内部矛盾还是外部矛盾,由此出现了本堂课的第一次分歧。有的同学赞成外部矛盾,有的同学赞成内部矛盾。苏老师见我们还是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便再此问道:“你们认为心魔的作用是什么?”我们答:“塑造人物,也是人物的行动力之一。”“那么你们是否真正的了解主角,我们从下面两个问题分析讨论:1.筱燕秋用开水泼李雪芬的心理;2筱燕秋在练功房抚摸春来的心理。”苏老师说道。
十分钟的讨论很快结束,我们分组上台陈述。首先是第一组的代表姜洪同学讲述,她说:“我认为第一个问题筱燕秋的心理是高傲,不平,认为李雪芬玷污角色;第二个问题的心理是羡慕春来的年轻和天赋。”接下来便是姜洪同学从文章中找出的论证。第二组的代表许真同学上台讲述,她说:“我认为第一个问题是嫉妒,第二问题我赞成姜洪同学的说法。”其他组的同学也一一上台补充。
在听完我们的陈述后,苏老师说道:“何为心魔?心魔又称执念,筱燕秋的执念不在于她争夺嫦娥的主演,而是她认为自己就是嫦娥。正因为有这样的执念,人物的行动力才完全足够。”
话音刚落,下课铃声响起。正好给了我们消化的时间,我们开始反思起自己的作品所塑造的人物。马铭瑜同学的反应是最激烈的,他找到了自己小说的问题,也找到了修改的方向。正是苏老师的循循善诱,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才让我们将每堂课里的写作理论知识转化为对自己创作的反思。
上课铃响起,对于分析主角筱燕秋两件事情的心理,苏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补充。她说:“筱燕秋泼李雪芬开水的心理为:1.对李雪芬有技无魂的蔑视;2.对大众审美的反抗。筱燕秋抚摸春来是因为年轻的春来让她更深刻的意识到,人过中年的自己,无力抵抗身体的臃肿,衰老使她无法再成为嫦娥。她抚摸春来,是一种靠近嫦娥的炽热向往。所以在这个小说里,主要的叙事动力来自于主人公的内部矛盾。”然后,我们开始了对《青衣》的主题探讨。苏老师询问我们关于《青衣》和《骆驼祥子》的主题区别。由于《骆驼祥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章,因此我们很快回答出来,它的主题是批判半殖民、半封建的时代,是一个妥协者。而对于《青衣》,我们一致认为是反抗。苏老师再次出来总结概括:“《青衣》的主题是女性的生存困境和时代的病症,是一个对抗者。”有了对两篇小说的主题探讨后,我们也知道了第一个分歧的答案了,也真正理解了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的区别。在第一节的最后,苏老师做了总结,她说道:“矛盾冲突最根本的作用是迫使人物行动起来。”接下来,我们展开了第二节的学习——矛盾冲突的好坏。苏老师讲道:“好的矛盾冲突有三个原则:一是合理性,二是创造性,三是复杂性。”苏老师分别以罗彬宇同学的原创小说《耳机》、韩国导演金基德的《圣殇》、美剧《行尸走肉》为例进行了讲解。
在为我们普及了矛盾冲突的相关知识后,苏老师为我们推荐了杜鲁门·卡波特的非虚构作品《冷血》,还讲述了小说的内容。苏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引起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大家纷纷下单买书。
纵观整堂讨论课,对于同学们产生的分歧,苏老师并没有直接为我们解惑,而是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我们自己找到问题的本质。正是苏瓷瓷老师这样独特的授课方式,让我们对于知识的领悟特别深刻。暂告今天,怀抱期待,迎接下一次《小说工坊》课吧!
(2021级创意写作学院作家班小说工坊学生 马银川 供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行者有声,寻声入境”——第十三届英德语言文化节闭幕暨经典外文配音大赛
下一条:【育人融合】童心联动,守护“青禾”——记“守护青禾”志愿者支队(綦江校区)第一次讲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