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广传统文化,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贯彻学校发展理念,11月24日下午,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綦河书院成功举办了《讲好非遗故事 传承人文精神 树立文化自信》非遗进校园系列讲座的第二期。本次讲座由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彭伟主持,邀请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谭小兵担任主讲嘉宾。
在讲座中,谭老师将主题分为三个部分:习近平主席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系列重要讲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文精神。谭老师对每个部分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尤其是非遗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中,讲座的重点部分是后两个部分。在讲述传统文化中的口头文学以及其载体语言时,谭老师以重庆话为例,通过形象生动的交流,让我们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谭老师还介绍了传统美术、音乐、书法舞蹈等方面的文化传承案例,如石雕、綦江永城吹打、铜梁龙舞等。还有传统技艺在巴渝地区的印记,礼仪民俗和其他的非遗。谭老师虽然只在讲授时提了一两句话,却让我们不禁想要去探索这些知识。最后一个部分是在这些非遗的背后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不论是川江号子、大禹治水体现出的劳动人民的坚韧,还是蜀绣、剪纸、糖画展现出来的创新务实的精神,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延续千年,流传至今。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对非遗仍有许多疑惑,谭老师一一为他们解答。虽然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无法讲述所有的非遗故事,但这些简短而生动的非遗例子却激发了我们对非遗的探索热情。通过了解这些“从哪来,到哪去”的非遗故事案例,我们真正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树立了文化自信心。
撰稿:陈雯雯
摄影:李思思 彭艺 樊姿妙
供稿: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 綦河书院
上一条:【数据之声】十一月书院趣闻轶事——綦江校区书院功能室使用报告
下一条:【数媒学院】“短视频运营基础”大咖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