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我校2022年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项工作,公共基础教学部数学教学组与物理教学组同向同行,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活动。
为增强教师队伍的服务意识,树立新时代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推进师德师风建设,5月11日,在谢国亚主任的主持下,两校区数学与物理老师们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一场特别的线上联动。教师们分别齐聚在綦江校区仁者楼312教室与合川校区101会议室,聆听了重庆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清华教授带来的题为“浅谈师德师风建设”讲座。
张教授主要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为风向标,帮助老师们破解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提高师德、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四个境界(谋生、职业、事业、志业境界),如何使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等问题,强调应栽种正确的教学思想,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使研究思维贯穿教育全过程,找准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追求新的境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此项教育学习,全体教师受益匪浅,对良好师风师德的树立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更加坚定了实现教育梦的初心。谢国亚主任总结到:“听完张教授的讲座,大家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们要做的更多,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全体教职工都应积极地去争当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为践行“师德为上,教学为要”的初心,提高新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使其快速成长,公共基础教学部数学教学组和物理教学组按惯例举行了“新教师公开课研讨活动”。继程龙老师之后,袁翔老师和刘瑞娴老师于4月27日,吴树礼老师于5月11日依次在仁者楼312教室进行了公开课,授课内容分别为:《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电场及电场强度》、《极大似然估计(离散型)》。
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传、帮、带”作用,仔细聆听三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过程,首先肯定了他们教学内容知识的严谨性,其次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并查找原因,最后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吴传志副教授指出吴树礼老师应注意学情分析,设置合理的例题引入;闫春娟副教授指出袁翔老师应控制好讲课速度及语调;龙林老师指出刘瑞娴老师应合理设计板书;陈玲老师指出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巧妙融入教学思政元素;边梦柯老师提出教师们在教学中需合理使用教具,克服紧张情绪。
一次次的碰撞不仅是全体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完成教育梦”的专题研讨活动,还是新教师向德才兼备的老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更是教师们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思想,自我完善再度提高的机会。每一次思想的交流,使教师们努力做到 “转变”、“敬畏”、“认真”。教师们要转变身份,对自己的职业进行重新定位,要把“立德树人”当成教师职业目标来追求;要敬畏、尊重规章制度,依法执教;要认真研究学生现状,因材施教;要认真投入教学工作,找到其中的乐趣所在,打开教学新天地;要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从教学中发现新理论、研究新理论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教学组的老师们将会继续坚持下去,秉着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践行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成为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有扎实学识与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文:袁翔
图:赵玉娟、陈玥竹、龙林、管悦、张媛
供稿:公共基础教学部数学教学组&物理教学组
上一条:71期|书院印迹:循序渐进打基础 双师陪伴促成长 ——记智控研发工作室第二次实践培训
下一条:19期|信息产业大咖阅读计划:学生处开展五月份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