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借以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假期里图书馆五个部门全体成员和图书馆五位老师在腾讯会议共同参与了第二期线上阅读分享会。
古人云:一日不读书,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在这个全面加速的社会里,也许唯有静下心来读书才能让浮燥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地放松,唯有静下心来思考才能让烦琐的工作转化为学业的升华,走进书的海洋,成为有思想的大学生。
为你读诗,为你勇敢,为你懂得,为你慈悲
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没来由的缘分,缘深缘浅,早有分晓,这是有人对林徽因的描写。而在此次阅读分享会上,勤工助学部的黄鑫同学为我们介绍了林徽因的生平以及为我们读诗《你是那人间四月天》。而让人记忆犹新的一段话是“日子一天一天向前转,昨日与昨日堆垒起来混成一片不可逃避的背景,做成我们周遭的墙壁或气氲,那么结实又那么缥缈,使我们每一个人站在每一天的每一个时候里都是那么主要,又是那么渺小无能为力!”是啊,我们就像苏轼所说的渺沧海之一粟。但是无论多么渺小的我们,多么短暂的人生,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景。
接着阅读推广部的魏丹丹同学分享的书籍《在细雨中呼喊》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该书表达了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战胜的神秘,只有当这些结束以后,惊奇和恐惧也就转化成了幽默和甜蜜。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如此热爱回忆的理由,如同流动的河水,在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里永久而宽广地荡漾着,支撑着我们的生活和阅读。而生活在拥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我们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无论是穷困的,还是富有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都能在面对别人的时候心存悲悯。而从秘书处的窦兰同学分享的书籍《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中可以看出张爱玲对于女性的同情。在秘书处窦兰同学分享后,我的心得是我们可能达不到像张爱玲那样慈悲的深度,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在人之上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视己为人”。
围住的是人心,围不住的是理想
人们生活在一个被围起来的城市之中,里面的人向往外面的生活,外面的人向往内部的安居生活,所有的一切都以城市来展开。文化服务部的易旭同学讲述的《围城》给我们展示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束缚和磨难,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的道路。
每个人对于所生活的世界都有一个构想,这个世界或许是自由的,或许是幸福的,或许是没有疾病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道德因素。事务管理部的郝梦涛同学分享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全方位的介绍了对于理想国的真正定义,给我们对于“世界”当时人们是如何去认识世界的一个清晰的了解。
在各部门代表分享书籍完毕后,活动迎来了尾声,最后勤工助学部指导老师陈柳老师做了总结,对每位参与线上阅读分享的同学作了一一点评,肯定了每位同学的精心准备,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以及祝福。
每一个人都会渴望自己的内心像浩渺的大海,可以不断的接纳希望、勇气、力量和爱,那样才会风华长存。那怎样才能做到一个内心有一片海的人呢?阅读就是最佳的方式。我们读过的每一页书,都会点滴汇聚成一条叫做自我的河流,最后成就波澜壮阔、独一无二的人生。
文:刘丽娟、刘博 图:刘丽娟、刘博
图书馆勤工助学部供稿
上一条: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校区举行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
下一条:【学院风采】扫霾驱翳 • 征程重启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綦江校区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年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