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为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推进学风建设,提升学生考研热情,增强考研信心,明确考研目的,增强考研斗志,为同学们走向考研“独木桥”夯实基础。公共基础教学组邀请到,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系(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院长罗元教授来我校开展关于考研知识讲座,其中受益60余名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学院与年级。
梦想终不晦辜负每一位追梦人,或许暂时有困顿,或许暂时有迷茫,但终将上岸,阳光万里,最终守得光明。罗教授结合数据与理论为大家解读了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具体的数据分析为切入点,强调了考研的重要性。大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维能力,学校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价值就是提升独立思维,从而发现新的价值所在,进而定位、定义并解决,因此来到学校目的不是为了找工作,混毕业,更重要的在于提高思维能力,实现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清楚主次。
提前准备,而不是提前焦虑。什么是考研,考研的目是什么?罗教授做出解答:研究生教育现在属于教育的上层建筑层面,考研让人的眼界更上一层,能提升学时、人际圈层次、开阔眼界,专业更加深化;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的大幅度改变。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一个人的孤军奋战,据统计大学生选择考研的意图大部分在于:当今社会就业困难、暂时规避就业、继续锻炼能力;对学业兴趣浓厚、希望继续深造;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进入自己喜欢的大学考研,但千万不要看到别人再考而考,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要否定自己,在考研路上,选择与努力一样重要。
考研需要准备什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考研阶段要想有学有所得,需要有明确的计划规则,罗教授为大家分析了“招生简介”,她强调在准备考研的前期需要先对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目录、导师的信息、各个学院硕士点及招生情况等了解清楚,以及一些获取考研信息的相关途径。如果有出国留学的同学则需要未雨绸缪,自己拥有明确的目标是关键,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随后,同学们听完罗教授的分享,对考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对于如何去落于实际还存有疑惑,因此对教授提出问题。
龙赛超: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在准备考研阶段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罗教授:第一点,理性,尽早确定目标高校与专业;第二,收集历届考试科目信息,科目用书与试卷并勤于练习;第三,复习科目信息,面试技巧暂不关心。所有的迷惘都是暂时的,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没有捷径可走。
彭代丽:如果在本科阶段有出国留学的想法,应当如何去做呢。
罗教授:早做绸缪,出国留学的同学需要熟悉申请过程与要求,学院老师非常乐意为大家撰写推荐信。引用一句罗翔的话送给大家“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在同学们的积极提问中,现场情绪热烈,讲座氛围达到高潮,同学们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干货”。讲座的最后罗元教授寄语: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无论大家是否选择考研,都期待同学们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不论结局如何,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都是值得尊重的。
公共基础教学部供稿
上一条:寻“影”百度,终遇知音——周黎明《电影鉴赏(下)》
下一条:【社团活动】玉汝于成,群英荟萃——第十四届英德语言文化节闭幕式暨“妙音盈舞,栩栩如生”配音大赛决赛圆满结束